
圖:Lee Pei Hsia
原以為只是普通的病毒感染和發燒,本地一名女子之後被診斷出患上急性心肌炎,一度無法移動身子,心臟功能急劇下降,醫生甚至曾考慮是否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據TODAY報道,30歲財務顧問Lee Pei Hsia今年5月發現自己發燒,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感染,但之後的情況卻讓年輕且健康的她始料不及。
ADVERTISEMENT
她回憶說,出現發燒症狀後,她也感到自己的身體虛弱,晚上也因為胸口疼痛和呼吸苦難而難以入眠,甚至還出現嘔吐。
「我無法移動我的身體,當我連走路都需要人扶的時候,我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她以為自己有心臟病,便到政府醫院檢查,經掃描後才確認是心肌炎。
據觀察,冠病疫情期間,本地心肌炎病例有所增加,專家也說,年輕一群感染後風險會更高,而其中原因,竟然跟年輕人免疫系統較強有關。
病毒如何攻擊心臟?
心肌炎近期已成了許多人關注的一種炎症,冠病疫情期間,好些人因為感染冠病或在接種疫苗後,出現了這種症狀。
國家心臟中心心臟病科的高級顧問Louis Teo助理教授解釋,引發冠病的Sars-Cov-2冠狀病毒,可以直接感染心臟細胞並對心臟造成損害。病毒也可能引發過度炎症和免疫反應,從而導致白血球倒過來「攻擊」心臟。
不過,Restore Heart Centre的醫務總監Derek Yong醫生表示,除了冠狀病毒,其他常見病毒也可能引發心肌炎,例如腺病毒(adenovirus)、流感病毒、骨痛熱症、B型或C型肝炎、水痘和風濕疹。
年輕成年人患心肌炎風險較高
至於為什麼較年輕的成年人感染心肌炎風險較高,Louis Teo解釋說,因為年輕人的免疫系統比較強大,所以患上心肌炎的風險也更高。
「具有強健免疫系統的年輕人,會過度激活(急性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這會導致免疫系統自我攻擊心肌,導致心肌炎。」
國家心臟中心也發現,一般受心肌炎影響的都是30到40多歲年輕力壯成年人。
「這些病患過去都沒有任何健康問題,但就突然患上心肌炎。」Louis Teo進一步補充。
冠病疫苗也可導致心肌炎症
他也說,估計全球10萬人當中就有10至20人患有心肌炎。我國國家心臟中心通常一年只有20到30起心肌炎病例。不過自從冠狀病毒出現以來,國家心臟中心每年就出現多五到十起心肌炎病例。
至於前文所提及的事主Lee Pei Hsia,她說醫生無法確認是什麼病毒引發心肌炎,不過估計確實是病毒感染,因為她症狀惡化前曾發燒。值得一提的,她當時冠並檢測呈陰性。
至於是否跟疫苗有關,可能性應該不大,她說,生病前三個月,就已接種了第一劑追加劑。
無論如何,雖然醫生一度擔心如果她情況沒有好轉,可能需要移植心臟,但Lee Pei Hsia在接受治療並住院兩周後,目前已經康復。
心肌炎的症狀有哪些?
至於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上心肌炎,Louis Teo說,目前已知的症狀有胸口疼痛或不適、呼吸急促和心悸(如心跳加快或心跳加快),也可能會出現非特異性症狀,如疲勞。
然而醫生也相信,很多心肌炎病例沒有被發現,主要因為沒有出現明顯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