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一個亞洲不起眼的小紅點。

在建國短短的50年間,創造了眾多世界之最,取得了耀世的成就。在各類的世界排行榜上,「全世界最易經商的國家」、「全球教育最好的國家」、「全球治安排名第一的國家」……各式各樣的殊榮紛至沓來,吸引了全球羨慕的目光!

然而,疫情之下,新加坡沒有停滯不前,而是臥薪嘗膽,準備疫情之後,悄悄驚艷所有人。如今,隨著新加坡綠色藍圖的曝光,這個驚天秘密藏不住了……

公園面積要達植物園的近4倍 步行10分鐘就可抵達公園
3月4日,新加坡交通部長王乙康,在參與國會撥款委員會有關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的辯論時,提及新加坡五個部門共同勾勒的可持續發展願景,引發全島人的期待。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綠,是教科級別的。新加坡有大大小小70多個有正式命名的公園,如果算上沒有名字的小花園,一共340個!居民區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個公園。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到2026年,政府將開闢占地超過130公頃的新公園、重新發展約170公頃的現有公園,給全島所有人增添綠意。預估計,這些面積將是新加坡植物園面積的近四倍。

其中,兩個新公園將位於白橋一帶劍橋路(Cambridge Road)和楊厝港路教師園(Teachers』 Estate)私宅區,預計2024年竣工。

位於楊厝港路教師園私宅區的新公園,占地7.6公頃,面積約等於10個足球場,連接中央集水地帶自然保護區和實里達下段蓄水池 位於劍橋路(Cambridge Road)的新公園,占地0.5公頃,設有兒童遊樂園林(nature playgarden)

自然公園步道網絡也進一步完善,到2030年,新加坡將增加200公頃的自然公園,公園連道也將延長至500公里,保證每戶家庭步行10分鐘就可抵達公園。

加建越島連道和南北走廊 打造「大自然中的城市」
為了將新加坡打造成「大自然里的城市」,政府不惜投入超3億1500萬新元,加建兩條公園連道和兩條綠色走廊。

南部越島連道:從樟宜海灘通往大士,途經新加坡植物園,全長62公里,約為泛島快速公路的1.5倍。 北部越島連道:從卡迪蒙蘇通往雙溪布洛,長25公里。

兩條公園連道,不僅增添了綠意,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除此之外,新加坡公園局也擬增建兩條南北走廊。

中部走廊(Central Corridor):連接兀蘭和市中心、長34公里
東部走廊(Eastern Corridor):連接東海岸和白沙、途經勿洛蓄水池、長18公里

在加建公園連道和綠色走廊的同時,公園局還將改善環島綠道(Round Island Route)首階段路段,提供更無縫和方便的體驗。厭倦了都市的鋼筋水泥,誰又能拒絕這樣一座建在植物里的綠色之城呢~

環島綠道(Round Island Route):劃手灣(Rower's Bay)和濱海灣花園之間的連道,環島綠道全長150公里,首階段60公里連接盛港河畔公園和濱海灣花園,預計今年全面開通。

完成制定三高危區海岸保護計劃
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危機
眾所周知,新加坡作為四面環海的熱帶低洼島國,一直以來都備受海平面上升侵蝕的問題。在過去40多年來,臨近新加坡的柔州西海岸也因海平面上升,造成將近一公里海岸線消失。

甚至有專家預言,按照如今溫度攀升的狀況,過不了多久,新加坡將被海水淹沒,成為一片汪洋(參見:海平面持續上升,新加坡或將被徹底淹沒!)。

為防止海岸線進一步被侵蝕,當局計劃在2030年完成市區—東海岸、西北海岸(林厝港和雙溪加株)和裕廊島的這三個高危地區海岸防護計劃。設施包括防波堤、土堤、建造圩田,以及紅樹林等自然防護。

此外,公用局還將開發一個模擬系統,分析極端海平面和強降雨導致的內陸洪水對新加坡的影響,公用局也會在未來五年再投入13.6億新元改善新加坡溝渠系統,啟動10項相關工程。

防止雨季增大降水量或者突發暴雨,甚至日常漲落潮讓新加坡失守部分地區。

推出潔凈能源車輛
打造「電動車市鎮」
最近,全球最火的特斯拉高調進入新加坡,政府高額回扣推廣,引起很多愛車人士的關注~如今,政府再次提出在2030年前所有新註冊汽車都要屬於較潔凈的能源車款。

電動、混合動力以及氫燃料電池(hydrogen fuel cell)等車輛都可以,為的就是減少碳排放!

為了鼓勵人們更積極使用電動車,陸路交通管理局將調整電動車的路稅框架,減少部分電動車路稅。

時間:2020年1月起 政策內容:90至230千瓦將與30至90千瓦(kW)按同個方程式計算路稅,日後支付的路稅可減少多達34%。

不僅如此,為方便電動車充電,政府還宣布將宏茂橋、勿洛、蔡厝港、裕廊西、榜鵝、女皇鎮、三巴旺、登加打造成「電動車市鎮」試點,將這些市鎮內所有組屋停車場全都裝上電動車充電點。

政府出錢出力,保證電動車車主無論身在何地,都能享有充電便利。

預計到2030年,全島的充電點將增至6萬個,新加坡設也會成立全國電動車中心,推動電動車更廣泛的使用。根據陸路交通管理局的文告,新中心除了負責全國充電設施的擴大工程,還會建立起強大的電動車生態系統。

2030年的新加坡,將被高效環保的綠色車輛裝點。這點還是真是讓吸夠尾氣排放的小夥伴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