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組屋政策出台,對未來BTO,劃分成了三類:

真正的爆點在這個新推出的優選組屋類別:每個地區內的優選地段,比如靠近地鐵站,市鎮中心。
換句話說,就算是登加,兀蘭,榜鵝這些地方的好地段的新組屋,也屬於這個類別,遍布全島。

而優選組屋,要求十年MOP,不可以整套出租,轉售利潤抽成,轉售買家需要部分符合BTO要求。基本把組屋的投資屬性清空了。
但是這個政策不會影響之前的組屋。
所以接下來,靠近地鐵站,好位置的轉售組屋,可能會起一波價格。
想一下,今年25歲的小明月薪3000申請BTO,3年建設期,10年MOP,13年後,38歲月薪兩萬的他終於可以搬去公寓了,還是挺悲慘的一個故事。
組屋政策收緊一個長期的趨勢。
組屋目前最大的風險就是政策風險,政府應該不會對轉售組屋做出重大政策調整,但有耐心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用新組屋淘汰舊組屋,慢慢把組屋轉回到自住的軌道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