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訪客穿上防護服後,可近距離觀察蜂窩,聆聽蔡旭賢講解蜜蜂的習性。上完養蜂課,還有機會品嘗產自不同國家的蜂蜜。

蔡旭賢解釋,蜜蜂並非害蟲,而是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林國明攝)
從書上學習如何搬移蜂窩,在店屋頂樓開設農場供民眾賞蜂,蔡旭賢希望藉此鼓勵更多人加入蜜蜂保育行列。
在東海岸實乞納(Siglap)一棟店屋的頂樓,有一家名為The Sundowner的城市農場。沿著螺旋梯往上爬,映入眼帘的是布滿綠意的天台,還有一群蜜蜂圍繞著蜂窩「乘涼」。
農場創辦人蔡旭賢(37歲)原本經營一家園景公司。去年3月,客工宿舍暴發冠病疫情,他安排屬下客工遷出宿舍後,卻找不到合適的長期住宿地點。直到去年7月,他透過房產中介找到了這棟店屋。
蔡旭賢說:「二樓的房間可安置五名客工,天台卻空蕩蕩的,有點可惜。我和妻子決定把它改造為露天花園,種植一些可食用植物,如薄荷、洛神花、酸柑和檸檬。」
至於蜜蜂從何而來?蔡旭賢笑說,有天他把鐵棚從倉庫搬上天台時,意外發現角落有個蜂窩。一般人或許會請滅蟲公司處理,但他靈機一動,決定把蜜蜂變成農場的「主角」。
他解釋,蜜蜂並非害蟲,而是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為了保護蜜蜂,他無師自通,從書籍和網絡視頻學習如何搬移蜂窩。當園景公司的客戶發現蜂窩時,也會請他幫忙移除。「起初我沒穿防護服,被蜜蜂蟄得滿頭包,還得注射類固醇消炎。」
農場只在每逢星期五至星期天開放,每月有12個時段供訪客上網報名。訪客穿上防護服後,可近距離觀察蜂窩,聆聽蔡旭賢講解蜜蜂的習性。上完養蜂課,還有機會品嘗產自不同國家的蜂蜜。
蔡旭賢前後花了三個月設計和籌備這項體驗活動,去年11月正式推出。兩小時的體驗活動,還包括學習有機耕種技術,以及用薄荷和洛神花調製雞尾酒。
他說:「來這裡的訪客都喜歡尋找新奇酷炫的事物,把照片上載到社交媒體。把農場設在住宅區,也更方便人們到訪。」
記者:劉智澎
攝影:林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