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理事會去年接獲88起針對100名醫生的新投訴。主要指責包括提供不必要或不適當治療,以及態度與溝通問題。十起投訴個案交由紀律審裁庭處理。
醫藥理事會的最新年度報告顯示,和2022年的87起針對107名醫生的新投訴個案相比,在2023年遭投訴的醫生少了七個。加上之前累積的案例,理事會去年共處理了168起投訴個案。
五大投訴事項包括醫生為病人提供不必要或不適當的治療,醫生態度不佳或溝通不良,以及違反醫美準則。
新加坡醫美協會會長陳淵羽表示:「投訴可能來自顧客,因為他們意識到有關醫生沒有獲批准進行程序,投訴者甚至有些是醫生他們會直接向衛生部反映。舉個例子,埋線程序無論是鼻子或臉部,它的有效性和潛在併發症的爭議都相對較大。一些醫生可能還有意願進行這個程序,或者沒意識到條規已經改變。」
醫藥理事會共發出34封警告信和19封勸告信。七起案件通過調解解決,十起移交紀律審裁庭處理。
新加坡醫藥協會回複本台詢問時指出,每1000名醫生接獲的投訴數量顯著下降。協會表示為確保醫生不斷地更新技能和知識,醫藥理事會從今年起規定醫生必須達到醫學延續教育培訓醫療倫理方面的要求,才能更新執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