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古代儒家士大夫的精神風貌,在現代的新加坡得以重現。
參與救援
50歲的楊家福(Douglas Yeo)擁有26年的休閒潛水與打撈潛水經驗,目前在民丹島經營一家潛水學校。原本日子過得平平淡淡,直到泰國足球隊遇險事件發生。
看到新聞的楊家福,第一個反應就是拿起手機,撥通當年在新加坡空軍服役時認識的泰國老友的電話。

因為曾在零能見度條件下進行過打撈潛水作業,所以覺他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還在擔心自己資歷不夠的楊家福,沒想到在一個小時內,這些朋友就把他介紹給這次睡美人洞拯救行動的負責人。

「下個星期二就50歲了,能參與這次的救援任務,是我迄今為止,生命中最大和最好的禮物。」楊佳福說,「當我決定參與救援任務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家人。」
雖然楊家福的家人都很擔心他的安危,但都表示支持他。他最小的兒子還告訴他:「爸爸,我知道你能做到的!」

行動開始
來到救援現場時,現場剛經歷過暴雨,救援現場外一片泥濘,這時他遇到將和一起入洞救援的同伴。他們都明白這次救援的危險性,因為前兩天已經有一名泰國海豹突擊隊隊員犧牲了。

於是,他們決定在洞前拍下合照,不僅是出發前的打氣,也是萬一出了意外,能留給家人一張照片......

楊家福有三個孩子,在進入到洞穴時,心理想的是,如果那些受困者是我的孩子,自己會做些什麼?毫無疑問就是進入到洞穴中,將他們救出來。
在整個救援行動中,楊家福最難忘的是最小的一名男孩被帶出來的時候。當時這名男孩並沒有完全昏睡,略微睜開小眼看著他時,好像是要對他說:「謝謝你。」就在那一霎那,他覺得這名小孩是個英雄。
楊家福說,他也有孩子,明白孩子們有些時候會碰到令他們畏縮害怕的事,這時孩子大多會不知所措,但洞穴中的這些男孩真的很勇敢,他們救了他們自己。

他表示拯救過程中最困難的是保持耐心,回憶起自己和其他潛水員在又冷又濕的環境等上9個小時,才接到護送男孩離開的指示。他說:「我們必須緩慢地,非常小心地做所有事。我們將男孩從一個洞室移到另一個洞室,我們不想出現任何傷亡。」

出洞相比入洞更難,潛入的水很渾濁而且很冰冷,能見度是零,他們必須循著救援繩索找到出去的方向。成功出洞,大家也沒心情大肆慶祝,因為未確定獲救少年的健康情況,他只覺得可以把潛水面罩拿掉、「能呼吸新鮮空氣感覺真好。」

凱旋歸來
楊家福下飛機的第一件事,就是擁抱家人。這是給予經歷過生死險境的人最大的褒獎。

歸國後幾日,多家媒體都爭相訪問。當被問及救援感受時,他表示不會為了名利而參與任何拯救任務,他只是跟隨著上天的感召。
楊家福說,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但他也告訴他的孩子,不要做任何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這次去救援,就算是幫忙洗馬桶或洗衣服,他也樂意去做,只要能幫上忙。
如今回到新加坡,楊家福說他會先用晚餐、同家人聊聊天,之後回家洗個澡,再好好休息慢慢回味這次救援之旅。
各位通心粉如何看待楊家福先生的救援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