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7日訊)入住心理衛生學院35年,中年漢順利重返社會,還成功開辦3次畫展。
少年時期,學習成績良好、才華橫溢的沈佳林,因不擅與同學溝通,因此在學校被霸凌。年僅15歲的他患上精神分裂,常產生別人在謾罵他的幻聽。那段時間,他經常痛哭,且有失常行為,家人只好讓他入住心理衛生學院。
在心理衛生學院待了35年後,沈佳林(現年51歲)情況好轉,順利重返社會,讓家人十分高興。
沈佳林的妹妹沈春琴(50歲)表示,哥哥幾乎每年都回家過年,但他總不受控制,曾從家中六樓跳下,所幸沒危及生命,只是嚴重受傷。直到去年,他才恢復正常。
提到外面的世界,沈佳林興奮地表示:「出來後,我喜歡吃外面的『山珍海味』,比如炒粿條、福建面和Rojak。」他還表示,外面的世界自由,每天早晨他會和鄰居打籃球、看電視劇,只要有靈感時,他就會作畫。
沈佳林四歲就開始畫畫,10歲時,父親便帶著他到新加坡河邊畫風景,小小年紀就曾幫廣告公司畫布景。
沈春琴表示:「哥哥很有天分,入院後依然在畫畫。」
去年6月,沈佳林辦了人生中第一個畫展,實現了願望,之後又分別在去年9月和今年11月舉辦兩場畫展。本月的畫展會於歌尚畫廊(GoshenArtGallery)舉行至30日。
「畫展和買畫的人讓他重拾自信,獲得肯定,也幫助他復原。哥哥很孝順,賣畫賺到的錢,除了留一部分自己買作畫用具,還會拿一部分給父母。去年和今年的畫展,共賣出20多幅作品。」
協助辦畫展的林佩珊(37歲,社會企業家)表示,沈佳林的畫作價格在3000至8000元之間,結合現在新加坡摩登建築物和他入院前,舊時新加坡的景色,十分特別,也讓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看到希望。

幫沈佳林辦畫展的社會企業家夫婦俞崇傑(左起)和林佩珊。
沈佳林出院後,他和家人都面臨生活的改變和挑戰。
沈春琴表示,沈佳林曾因缺少金錢概念,一天內將100元花光,買飯、巧克力和沐浴用品。
「如今,由於家中有煮飯,我只給他5至10元,足夠他在外買一些東西吃。」
未來,她希望哥哥能夠學習更多東西,如怎麼搭乘公共運輸等。
目前,沈佳林一個月可以有三周在家,只需入院一周維持治療。他也趁著入院的時間,給院內的朋友帶去零食。
沈春琴表示,她想告訴所有照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屬,不要放棄,要保持希望。「患病35年也有機會康復,只要好好接受治療,總會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