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還未過去,更可怕的「新冠後遺症」悄然降臨!新加坡已有客工出現症狀

2020年12月10日   •   18萬次閱讀

是什麼,讓正值壯年、身體健康的客工們突然癱瘓,喪失語言能力?

是什麼,讓原本是家庭經濟支柱的他們一夜之間半身不遂,臥床不起?

據新加坡媒體12月4日報道,新加坡兩名四肢健全、沒有潛在疾病的健壯客工突然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經醫生診斷,發現他們之前是新冠病毒的無症狀感染者。

如今病發,相信與之前感染新冠病毒有關。

換句話說,這兩位客工在不清楚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下已然自行痊癒了,但是目前正在承受著新冠病毒帶來的後遺症。

新加坡公益組織「客工亦重」透露,至少有四名客工在新冠病毒影響下面對長期血栓的威脅。

更加可怕的是,新加坡之前曾有數萬名客工在此次疫情中確診。他們之中,又會有多少人將要面臨新冠後遺症?

在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的當下,或許我們該想一想:新冠疫情到底留下了哪些後遺症?

01. 新冠後遺症大爆發?

伴隨著北半球的秋冬降溫,新冠疫情在全球也有些死灰復燃(抑或火勢正旺)的跡象。

10月,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新冠疫情都出現了劇烈反彈;截至11月底,美國已經有超過1330萬確診病例,疫情甚至嚴重到平均70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疫情。

12月2日,針對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稱美病亡人數年底或超30萬,有媒體稱,全球疫情將面臨最危險、最黑暗的「寒冷冬天」

是的,我們跟新冠疫情的硬仗還沒打完。

而就在疫情還沒控制好的當下,關於新冠後遺症的報道也屢見不鮮

今年3月,猶他爵士隊中鋒魯迪·戈貝爾成為NBA第一例被確診的新冠病例,NBA立刻宣布停賽。

確診沒幾天,他就在社交媒體發帖表明自己喪失了嗅覺。被治癒後,7月,戈貝爾在接受家鄉媒體法國《隊報》的採訪時談到:

「嗅覺還沒有100%恢復。……可以聞到氣味,但只能近距離聞到。」

英國的查爾斯王子的確診當時讓不少人震驚,因為當時他是英國王室第一個染上新冠的成員。

據BBC報道,在查爾斯王子康復後,他出現了和戈貝爾類似的狀況:嗅覺和味覺仍然受到影響。

英國王子倒霉,首相也沒能倖免。今年3月27日,英國首相鮑里斯接受了新冠檢測後確診。不過好在有驚無險,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後,鮑里斯在4月底痊癒,還返回了首相的工作崗位。

不過就在他痊癒一個多月後的某次新聞發布會上,鮑里斯自曝視力收到了影響

「我好多年都不戴眼鏡,現在突然要戴了,我覺得這是病毒的後遺症。我覺得新冠病毒會對視力產生損傷。」

美國傳奇說唱歌手Scarface感染新冠,治癒以後,身體逐漸恢復,症狀都已消失,唯獨腎衰竭的情況在不斷惡化。 腎臟的損傷幾乎不可逆。如今,Scarface正值壯年,卻不得不靠一周四次透析活著。

全球頂尖病毒學家、歐盟委員會主席的特別顧問彼得·皮奧特也在新冠治癒後表示,自己並未擺脫病毒的控制:

「新冠病毒將改變我的一生」。

今年4月,皮奧特確診新冠。作為一直和病毒疾病打交道的人,他一直堅持運動,作息規律,但他表示新冠肺炎來勢兇猛,遠超自己預計。 幸運的是,因為身體底子好,皮奧特在住院治療一周後,病情就得到了控制。

但出院後沒多久,他開始出現肌肉萎縮、全身無力的情況。 以前經常運動的他,現在爬樓梯都會喘不過氣,似乎一下子老了20歲。更嚴重的是,他時常感到呼吸困難,被診斷為肺纖維化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種感覺。那不是疲勞,而是筋疲力盡。」

有著跟皮奧特類似症狀的義大利球星馬爾蒂尼表示,雖然自己只是輕微的感染了新冠,但是卻留下了非常影響生活和工作的後遺症

「我今天試著去健身房進行一些訓練,但是才過了短短的10分鐘的時間,我就堅持不住了。」

此外,各地陸陸續續都有關於新冠後遺症的統計與研究進行發表:

加拿大一位頂級腎臟病專家曾揭露:加拿大有8%-12%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腎損傷;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透露,截至10月底,香港瑪麗醫院約500名新冠康復者當中,有30人、即約6%出現後遺症,包括失去味覺及嗅覺,未完全恢復,亦有5人、約1%患者有肺纖維化情況;

11月27日,英國衛生部長漢考克表示:英國成千上萬的2019新冠患者長期受後遺症困擾……

我們需要知道:不只是新冠疫情,新冠後遺症也正在全球肆虐。

02. 「新冠後遺症」真實存在嗎?

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大社交媒體上有很多關於新冠後遺症的報道,而且常常使用令人驚悚的標題。

關鍵詞基本就是「恐怖」、「多器官損傷」、「長期傷害」

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其中一種代表性的說法就是:很多所謂的「新冠後遺症」,其實可能只是治療不徹底或者是新冠病毒感染機體帶來的病理改變。

另一種觀點是:很多人關注的所謂「新冠肺炎後遺症」嚴格來說不算是後遺症,而應該叫做併發症。

到底誰說得對?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後遺症」:根據臨床定義,「後遺症」指的是疾病癒後所遺留下的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等症狀

就新冠而言,「治療不徹底說」的觀點是:新冠病毒感染後可以分成急性感染期和慢性恢復期兩個階段,各個網站上統計的「累計治癒數」其實是在新冠患者符合出院標準後的統計人數,也就是度過急性感染期的人數。

而這些度過急性感染期後出院的患者其實還沒有得到真正的「治癒」,肺部可能仍有炎症,他們還需要回到家裡完成慢性恢復期。

也就是說,大部分患者在出院之後,雖然一般生活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進行激烈運動,由於肺部還有炎症,可能還會存在呼吸不暢等不適症狀。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新冠後遺症,而是身體尚未完全恢復

至於「併發症說」,則是認為:很多人關注的所謂新冠肺炎後遺症,除了持續的呼吸道症狀以外,更多的是關注一些非呼吸道的症狀,比如神經症狀、心臟病、肝腎功能損傷等等。 這些症狀嚴格來說不算是後遺症,而應該叫做併發症。 以「後遺症」的定義看來,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4月到7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ICU主任彭志勇團隊對100位新冠重症患者進行隨訪,發現:

90%危重症病人肺部功能仍處於受損狀態,病人們的免疫系統也並未恢復常態;

另有20%—50%的患者,出現了抑鬱狀態;

幾乎全部隨訪病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病恥感,很難像從前那樣,完全回歸正常生活。

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寫道:

「玫瑰即使換了一個名字,她也依然芬芳」

放在如今,不管對這些人產生影響的到底是不是新冠後遺症,新冠也都在影響著他們出院後的健康和生活

儘管「新冠後遺症」的叫法似乎已經深入人心,但綜合考量,或許我們真的應該給「新冠後遺症」加個引號。

這裡的「新冠後遺症」就不是嚴格臨床醫學定義上的「後遺症」,而是感染新冠康復之後,身體上或多或少受到的影響

11月28日上午,在上海科普大講壇上,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並對一些熱點問題作出了回應。

在回答新冠是否有後遺症的提問時,張文宏表示:

「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

不過不要以為沒有特異性不良反應就可以放心了,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次的新冠沒有獨特的後遺症,但是病毒性疾病都會有一些常見的後遺症

「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是全身感染,很長一段時間裡會對神經系統有一些損害,肺的纖維化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同時新冠病毒到現在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沒辦法說幾年後的事情。」

國內的新冠疫情控制得相對不錯,後遺症這個數據確實沒有國外能統計到的多,國外的一兩例後遺症案例也無法代表整體,那就不妨就來看看國外的更大範圍的研究

9月29日,據路透社報道,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副本部長權埈郁公布了一項以965名新冠肺炎痊癒者的線上調查,其中879人(91.1%)表示,痊癒後仍受至少一項後遺症困擾。

1/3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