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好一位患者,並不只是增加了一個治癒數字,對那些被治癒的患者來說,他們要面對的,是將和新冠後遺症對抗的一生。
而即便是僥倖逃過一劫的普通人,也仍然在疫情的陰影下艱難度日。 世界如此之大,但人類的命運卻在一條線上。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輕視病毒,時時提防、處處警惕。
最後,送給大家張文宏教授在11月28日上海科普大講壇上做出的一段提醒:
「到明年年底,全球疫苗可以供應充分,但是有些地區接種不到位的話,還是會有輸入性病例的風險。」
張文宏教授建議,疫情期間即使接種疫苗後,也要養成勤洗手,人群密集處戴口罩,適當保持社交距離的好習慣。
做好防護,勇敢的往前走,別掉以輕心,相信我們終究會贏下這一仗。
資料來源:
1. 央視新聞:新加坡醫療報告首次公布掃描影像 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出現「碎石路」陰影
2. BBC:肺炎疫情:新冠長期症狀 哪些人風險更高?
3. 木棉說:新冠後遺症大量湧現!患者屍檢結果震驚全球……
4. 聯合新聞網:韓國研究:感染新冠肺炎痊癒者9成有後遺症
5. 聯合早報:冠病19存在後遺症風險
6. 健康界:新冠後遺症的可怕真相
7. 英國大家談:BBC: 新冠患者後遺症超出想像
8. 八點健聞:新冠肺炎後遺症:失去嗅覺的人
9. 旅日僑網:日本確診破10萬人,NHK正式報道新冠後遺症,大腦老化10年以上,記憶力與思考能力大幅衰退
10. 丁香園:新冠「後遺症」從何而來?很多所謂的後遺症,可能都不是真的
11. 網絡公民:曾患冠病客工中風癱瘓 客工亦重募款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