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加坡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曾在1960~1984年間創造過年均GDP增長9%的經濟神話。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也沒有受到太大打擊,隨後儘管受制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出現過短暫經濟衰退,但這個東南亞島國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具活力的金融中心之一。但就在上周,新加坡經濟出現崩盤,遭遇到了斷崖式的經濟衰退。
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貿工部)上周在一份獨立報告中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經濟同比增長0.6%,經季節調整按年率計算,新加坡第三季度經濟環比萎縮4.1%。在經歷連續兩個季度的低迷後,新加坡第三季度經濟進一步跳水,與此同時,新加坡貨幣新元,也在快速貶值之中,目前已跌回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經濟一直是可圈可點,也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其人均GDP曾經高達58523美元。再加上新加坡依靠馬六甲海峽成為世界最大的物流中心,世界30%海上貿易和超過25%的石油運輸都要經過新加坡控制的馬六甲海峽,所以從而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可是好景不長,據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最近新加坡第三季度經濟環比萎縮4.1%,跌幅之大著實令人震驚。那麼,經濟如此發達光輝的新加坡為何經濟最近卻一蹶不振?

其實,新加坡經濟之所以受創了,一是因為全球貿易的萎縮,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為新加坡人均消費最高的中國遊客似乎對購物天堂新加坡的熱度不再。
但是,新加坡卻並親手封死了唯一的出路,打著依靠中國的旗子,新加坡還做了一些地下損人的手腳,把美國拉了進來,壓制中國,抑制中國發展。就單單從這一點就能感受到事實上新加坡已經失去了中國,好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感受到了情況危急,在訪問澳大利亞簽署防務協定時,表態這並沒有針對中國,不會與本區域的任何國家對立。但是,若光是嘴上說說而已,實際卻沒有行動,以中國實力照樣能使新加坡經濟跌到深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