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著榜鵝水道而建的Waterway View,以早期榜鵝漁村的奎籠為設計靈感,組屋外牆也特意漆上了乍看像天然木材的色調,散發著恬靜質樸的氣息。(陳斌勤攝)
獲頒今年度建屋發展局設計獎的預購組屋Waterway View項目,運用該地點的特徵和潛能,把榜鵝早期漁村的集體回憶反映在設計上,使它散發恬靜質樸的氣息。
狀似傳統馬來捕魚籠的涼棚、特意傾斜建造的走道柱子,走入榜鵝新落成的預購組屋項目,感覺就像踏上了早期榜鵝在淺海搭建的奎籠,處處散發著恬靜質樸的氣息。
沿著榜鵝水道而建的新預購組屋Waterway View,以早期榜鵝漁村的奎籠為設計靈感,組屋外牆也特意漆上了乍看像天然木材的色調。
此外,這10座建有1057個三房式至五房式單位的組屋,樓層高度也不一,介於六至17層樓,最靠近水道的組屋比較矮,讓更多居民可享有瀕水景觀。
這些獨特建築設計讓Waterway View獲頒今年的建屋發展局設計獎,該項目是由甲藝建築設計院(ADDP Architects LLP)的團隊操刀。
建屋局設計政策科長林文賢說:「建屋局與每個項目的建築師密切合作,充分運用每個地點的特徵和潛能,建造出獨具一格的項目。ADDP就以純樸奎籠為設計靈感,把榜鵝早期是漁村的集體回憶反映在Waterway View的設計上。」
有蓋走道傾斜柱子 仿似奎籠海中木樁

設計如傳統馬來捕魚籠的涼棚。(陳斌勤攝)
負責該項目建築設計的ADDP建築師林菁湄指出,設計團隊不論是在選色或景觀設計上,都緊扣著奎籠的主題,例如有蓋走道的柱子就特意傾斜而建,就像是一根根插入海中、支撐著奎籠的木樁。
建屋局今年將頒發獎項給31個公共住屋及翻新項目,表揚它們在設計、建造和工程方面的別出心裁。
其中有12個項目獲頒建屋局設計獎,除了Waterway View,位於後港21街的高文城(Kovan City)鄰里中心翻新工程也獲得表揚,該工程是由SQFT Architects負責。
這是建屋局在「再創我們的家園」(Remaking Our Heartland)計劃下,為後港展開的翻新工程之一,包括增設新的社區廣場、兒童遊樂場、花朵形狀的雕塑,以及鮮艷花瓣形狀的座椅等,為老區注入新的色彩和活力。
此外,由WOHA建築事務所設計、林增建築興建的海軍部村莊(Kampung Admiralty)則同時獲頒設計獎和建築獎。
首頒工程獎 省沙土填海方案受表揚
當局今年也首次頒發建屋局工程獎,表揚具創意的工程方案。
由Royal Haskoning DHV和盛裕控股(Surbana Jurong)在德光島採用的圩田(polder)填海造地技術,獲頒首屆創新工程獎(設計)。
這項全新的填海方法是通過建設顯著高于海平面的海堤,開拓圍海而建的土地,與傳統填海造地方法相比,它顯著減少沙土需求,也更具成本效益。
另一個工程獎得主是在武吉巴督興建West Terra預購組屋的P&T諮詢公司。這是首個採用預製建築法(Prefabricat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的公共住屋項目,把室內防空壕、臥室和廚房等3D模塊單位在工廠里預先製造和組裝,再運到工地搭建,不但提高生產力,也減少人力和噪音。
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李智陞將在今晚頒發獎項給得獎的建築行和承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