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季剛過去,又有一批社會新鮮人即將踏入職場。
不論你是剛找到工作,還在找工作,或還沒開始找工作,都別慌!
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社科大學聯合公布的《2023年畢業生就業調查》:
積極求職或已就業的1萬1000名大學畢業生中,有84.1%在畢業後的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低於前年的87.5%。
就業市場前景不佳,一些求職者甚至覺得找工作比找伴侶還難!
去職業展走一走,或許能找到「靈感」。(聯合早報)
工資和福利太少 兩成新加坡人工作不開心
這項由求職平台Jobstreet by SEEK針對東南亞5000名上班族展開的調查顯示:
受訪的新加坡上班族中,有27%認為找份適合的工作比找個契合的伴侶更有挑戰性,53%覺得找工作和找伴侶同樣困難。
(但換工作就容易多了,不然也不會有人每一兩年就跳槽一次……)
調查也發現,19%的新加坡上班族對工作感到不開心或不滿意。這個比率比馬來西亞(12%)、菲律賓(11%)、香港(9%)、泰國(9%)和印度尼西亞(4%)還要高。
求職平台發言人指出:
新加坡上班族不開心的主因是工資和福利不足,但只有少數願意從事與自己的技能和職業目標不匹配的高薪工作。
是什麼讓你不開心?(聯合早報)
的確,新加坡不乏高薪工作,但這些職位所需的技能未必人人都具備。
來看看截至去年6月,新加坡總月薪中位數最高的20個職業:
石油和燃料交易員(1萬4911新元)
首席信息官、首席科技官或首席安保官(1萬3840新元)
企業或解決方案架構師(1萬3682新元)
業務資產估價師(1萬3649新元)
大學講師(1萬3108新元)
保險服務經理(1萬2407新元)
戰略策劃經理(1萬2312新元)
營運長或總經理(1萬2137新元)
風險管理經理(1萬1558新元)
數碼法證專家(1萬1298新元)
導演(1萬1252新元)
資訊通信技術銷售與服務專員(1萬1250新元)
金融或投資顧問(1萬1129新元)
金融風險經理(1萬零817新元)
專科醫生(1萬零693新元)
區域銷售經理(1萬零597新元)
金融服務經理(1萬零580新元)
新聞和期刊編輯(1萬零577新元)
船舶工程師(1萬零310新元)
研究與發展經理(1萬零262新元)
工資增幅最大的職業則是美髮師,總月薪中位數從前年6月的1595新元,飆升至去年6月的2770新元,增幅超過七成。
這裡的總月薪(gross wage)指的是在扣除雇員繳交的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之前,包括基本工資、加班費、佣金、津貼和其他定期支付的款項。
「工找人」還是「人找工」?
人力部上個月發布的這份工資報告,是根據2023年7月至12月收集到約4800名私人領域僱主、共28萬8700名全職雇員的工資數據整理而成。
數據顯示,多數的高薪工作仍跟金融、科技、海事和媒體領域有關,總月薪中位數都超過1萬新元。
(雖然從事媒體工作,但紅螞蟻既不是導演,也不是編輯,所以月薪沒有五位數,拜託別叫紅螞蟻請客……)
獵頭公司Ethos BeathChapman高級總監Jenny Su告訴《海峽時報》,高居榜首的石油和燃料交易員,工資向來很高,是因為這個行業需要很專門的知識,並涉及重大的經濟利益。
「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導致全球能源市場波動,也加劇了市場對這些專業交易員的需求,進而推高他們的薪資。」
石油和燃料交易員的工作很好賺,但不是人人都能做。(海峽時報)
不過,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何偉倫提醒,通過這類抽樣調查收集到的工資數據,未必能準確反映某個行業的潛在趨勢,因為年比的工資變動容易出現波動。
人力部指出,新加坡經濟今年有望改善,加上勞動市場持續緊縮,目前有超過8萬個職位空缺待填補。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上個月也在臉書發文說,未來三個月預計會有更多企業打算增添人手。
https://www.facebook.com/DrTanSeeLeng/posts/pfbid059fNz9jSroaH63kasfHUKAGHSkXNLTxNK3poARzVgBHEyssSwegGdit6EuDPzQeNl
人力資源公司仁立國際執行董事梁昌國博士認為,雖然僱主招聘時會比較謹慎,但不少企業仍願意以具競爭力的薪資來吸引人才,包括新加坡的大學畢業生。
看來,新加坡的勞動市場仍處於「工找人」,而不是「人找工」的情況。
哪個領域吃香不重要 重要的是掌握世界大趨勢
值得留意的是,資訊通信、金融服務、專業服務,以及醫療與社會服務領域的人力需求仍然很高,占職缺總數的三分之一。
這些領域今年的工資增幅有望進一步提高。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也說:
「特定領域如人工智慧、網絡安全、雲計算、數據分析、區塊鏈和軟體開發人員等,也會有更多職缺待填補。」
準備好迎接AI時代了嗎?(聯合早報)
不過,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日前在一場大學生對話會上提醒:
與其預測未來吃香的增長領域,倒不如去了解世界的大趨勢,例如人工智慧的發展和亞洲經濟的崛起,並掌握所需的技能。
「下一個重大領域會是什麼?我覺得這很難預測,也沒必要為此焦慮。每個領域的趨勢發展迅速,你永遠不知道會有哪些新的增長領域興起。這就好比猜測股市的下一個熱門股票,非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