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藝團揭幕2025/26音樂季
鼎藝團正式揭幕2025/26音樂季,以精心策劃的演出陣容融合傳統與前沿藝術,致力於推動華樂室內樂的未來發展。今年適逢新加坡建國60周年,鼎藝團特別邀請新加坡文化獎與青年藝術家獎得主參與各場音樂會,以此向本地傑出藝術家致敬,共同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

「2025/26音樂季充分體現了鼎藝團對本地及國際藝術發展的堅定承諾。」 鼎藝團總經理吳欣慈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與本地最高藝術獎項得主攜手合作,繼續以華樂室內樂建立對話、探索文化,並拓展其藝術邊界。希望我們的音樂不僅能啟發觀眾,也能展現華樂室內樂的無限可能。」
鼎藝團的文化探索音樂會《消逝中……系列》即將迎來最終篇章。該系列音樂會此前曾探討龍窯起源、制香技藝及潮繡等瀕臨失傳的新加坡傳統工藝。最終系列將舞台聚焦於獅頭扎作、藤編技藝及馬來宋谷帽製作。由新加坡文化獎得主艾瑞克·沃森及陳裕婷聯手作曲,音樂會融合多媒體影像與現場匠人展示,以華樂室內樂的視角傳遞匠人精神與文化意涵。
此外,《聲態不息》系列音樂會也將迎來第三期,繼續通過現代華樂室內樂作品呼籲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本季音樂會特別呈獻青年藝術家獎得主、視覺藝術家趙仁輝的裝置藝術《看見森林》,該作品曾於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館展出。配合馬來西亞作曲家余家和的原創音樂,以及由可回收材料製成的樂器演奏,觀眾將沉浸於音樂、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的多重對話之中。
鼎藝團不僅在本地持續深耕,也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藝術家共同探索華樂室內樂的可能性。本季合作藝術家包括中國台灣作曲家謝惠如、馬來西亞作曲家余家和、法國出生並定居中國台灣的聲音藝術家澎葉生、中國板胡名家胡瑜,以及中國台灣出生、現定居柏林的小提琴家魏靖儀等。
近期,鼎藝團榮獲了泰國瑪希敦大學音樂學院國際作曲節駐節樂團的殊榮,彰顯樂團在區域音樂界的影響力,也將新加坡作品辦出國門,融合泰國音樂,將華樂室內樂帶出國門,走向國際,促成深具意義的跨文化音樂交流。
近期,鼎藝團榮獲泰國瑪希敦大學音樂學院國際作曲節駐節樂團的殊榮,進一步提升在區域音樂界的影響力。樂團將在該音樂節中呈獻新加坡作品,並對泰國音樂展開學習,推動跨文化音樂對話,並將華樂室內樂推向國際。
此外,鼎藝團積極拓展數字版圖,通過Spotify等平台推廣具新加坡風格的華樂室內樂作品。作為計劃的一部分,樂團將錄製並分享國際知名作曲家陳怡、王辰威及魏靖儀等的作品,致力於傳承華樂室內樂的經典,同時塑造未來經典。
音樂與文化探索之季
鼎藝團旨在塑造華樂室內樂的未來,2025/26音樂季將繼續挑戰華樂室內樂,將其最大潛力發揚出去。同時,向文化和傳統致敬—從保存瀕臨消逝的手藝、探討環境課題,到積極推動跨文化合作,皆在「獨藝無二」、「今藝求經」兩大主題下呈現。
· 「獨藝無二」:大膽開創、融合多種藝術形式,展示鼎藝團無限的創造力與高超技藝
· 「今藝求經」:堅守初心,致力推廣華樂室內樂領域中的經典之作
音樂季亮點
《心 · 音樂 · 匯》(2025年3月14日)— 新樂季以一場精彩的開幕音樂會拉開帷幕,屆時將呈現多位著名作曲家的委約作品,其中包括文化獎得主羅偉倫與青年藝術家獎得主王辰威。本場音樂會還將迎來2015年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桂冠、新生代著名小提琴家魏靖儀的新加坡首演。魏靖儀曾與敦愛樂樂團、下萊茵交響樂團、比利時國家樂團等世界知名樂團合作,並在指揮大師伊利亞胡·殷巴爾、瑪琳·阿爾索普、愛德華·加德納等人執棒下演出。他將在此次音樂會中演奏由奇美文化基金會慷慨借出的百年館藏1722年斯特拉迪瓦里琴 「Joachim-Elman」 ,展示非凡的藝術才華,成為本季最令人期待的演出之一。
《大地希聲》(2025年4月20日)— 以華樂室內樂展現音色的細膩與層次,帶來一場深具藝術性的聽覺盛宴。本場音樂會特別呈獻新加坡首演笙獨奏曲《巴龍舞》,展示巴厘島傳統舞蹈的獨特韻律。由鼎藝團樂團首席陳宏偉策劃,並特邀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板胡演奏家胡瑜擔任藝術導師,鼎藝團笙演奏家蘇瑞傑獨奏。
《消逝中……系列:最後的聚集》(2025年6月6與7日)— 以華樂室內樂訴說即將消逝的新加坡三項傳統工藝—獅頭扎作、藤編技藝與馬來宋谷帽製作的深厚文化底蘊與歷史價值。觀眾將有機會現場見證扎作師傅黃宏強及藤編師傅曾煥樞如何賦予傳統技藝新的生命,並在多媒體演繹中感受這些珍貴工藝的魅力。
《華山論劍》(2025年10月18日)— 以金庸《射鵰英雄傳》中的「五絕」巔峰對決為靈感,打造融合音樂與戲劇的跨界盛宴。在新加坡知名編劇、青年藝術家獎得主張子健擔任導演,並攜手新加坡青年作曲家駱思衛,共同打造這一突破器樂劇邊界的創新作品。
《聲態不息》 (2025年11月15日)— 系列音樂會迎來第三期,以華樂室內樂與視覺藝術結合,展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此次,音樂會將採用可回收材料製成的樂器,感受音樂與環保的共鳴。跟隨馬來西亞作曲家余家和與新加坡著名視覺藝術家趙仁輝的作品,通過音樂與藝術的交匯,引領觀眾深入探索人類與生態的微妙關係。

鼎藝團旨在塑造華樂室內樂的未來,2025/26音樂季將繼續挑戰華樂室內樂,將其最大潛力發揚出去。同時,向文化和傳統致敬—從保存瀕臨消逝的手藝、探討環境課題,到積極推動跨文化合作,皆在「獨藝無二」、「今藝求經」兩大主題下呈現。
· 「獨藝無二」:大膽開創、融合多種藝術形式,展示鼎藝團無限的創造力與高超技藝
· 「今藝求經」:堅守初心,致力推廣華樂室內樂領域中的經典之作
✦✦✦
鼎藝團2025/26樂季開幕音樂會《心 · 音樂 · 匯》將於2025年3月14日(星期五)晚上7時30分,在維多利亞音樂廳舉行。公眾票價分別為45新幣和35新幣(不含訂票費),現已於SISTIC公開發售。學生、年滿60歲的樂齡人士及全職國民服役人員可享有20新幣特惠票價。PAssion、SAFRA及OCBC Arts Platinum卡會員可享10%折扣,條款與細則適用。
演出者介紹
葉聰,首席藝術指導

葉聰於2002年1月應邀出任新加坡華樂團的音樂總監。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華樂團迅速拓展其演奏曲目。由他策劃的大型音樂會包括交響幻想史詩《馬可波羅與卜魯罕公主》《千年一瞬—與陳瑞獻的音樂對話》《大唐風華》《雷雨》《海上第一人—鄭和》及《離夢》等。葉聰於2013年榮獲文化界最高榮譽的 「新加坡文化獎」。他也現任為新加坡青年華樂團顧問。
2007年,葉聰擔任新加坡國慶典禮的音樂總監,他為這個舉國歡騰的慶典節目作了全新的音樂設計。
葉聰過人的職業成就不僅限於新加坡;自1988年至2016年,葉聰擔任美國南灣交響樂團(SBSO)的音樂總監,現被定為南灣交響樂團協會桂冠指揮。葉聰曾與國際多個樂團合作,包括舊金山、東京和上海等樂團。
葉聰在指揮教育界亦極富盛譽。他近年來的新任命,包括中央民族樂團首席客座指揮,江蘇大劇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和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他也曾到北京、上海、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和新加坡多次舉辦指揮大師班。
黃德勵,駐團指揮

黃德勵現任於新加坡鼎藝團駐團指揮、亞洲文化交響樂團、南洋樂集音樂總監及吉豐華樂團副指揮。2014年考上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並榮獲2014年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藝術獎學金攻讀研究生學位,師從楊又青教授、葉聰先生的悉心指導。2019年受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邀請擔任新加坡青年行動計劃委員(SG Youth Action Plan Panellist)鼓勵青年為他們心目中的2025年新加坡願景提出建議,由青年與社會及政府合作達成。
2014年就讀中國音樂學院期間,擔任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少年民族樂團合奏課指揮。同年,他被選上新加坡華樂團指揮工作坊,在指揮家葉聰先生的悉心指導下,指揮新加坡華樂團。2016年至2017年德勵擔任新加坡華樂團實習指揮。
2016年,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他為新加坡傑出國家藝術理事會獎學金得主,並為其做專訪報道。同年6月,與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少年民族樂團舉辦《絲竹印象》黃德勵指揮碩士音樂會暨顧冠仁先生新江南絲竹作品音樂會,與顧冠仁先生聯合執棒指揮、8月份指揮亞洲文化交響樂團首場音樂會。2018年擔任新加坡全國華樂比賽評委,2019年受邀客卿指揮四川天姿國樂和蘇州交響樂團弦樂團。
德勵對於音樂的熱誠,讓他分別於2004年與2006年榮獲福建會館藝術獎學金。德勵也積極推動新加坡華樂發展,現擔任新加坡華樂總會副財政,嗩吶、管學會(新加坡)副會長及新加坡藝術學院華樂室內樂團指揮。
蔡友國,琵琶

自中學開始學習琵琶,啟蒙於黃錦亮老師,之後向劉璐老師學習。1997年師從劉燕老師,1998年獲得新加坡全國華樂比賽琵琶公開組冠軍,其精湛的演奏技藝開始引起樂界的廣泛關注。2002年考入南洋藝術學院音樂系,師從劉燕老師,2006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2013年又遠赴中國音樂學院深造,攻讀研究生課程,拜琵琶演奏家楊靖教授為師,2016年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並成功舉辦了個人專場畢業音樂會。
現為新加坡鼎藝團彈撥組首席、新加坡琵琶學會副會長、南洋藝術學院少年藝術學校天才班琵琶教師。這些年來他與各種藝術團體都有過跨界合作演出,曾舉辦過數場個人獨奏專場音樂會,由於這些年他在音樂演奏上的突出表現,2013年,他獲得了新加坡青年文化獎,這是對他這些年為藝術忘我追求的高度肯定。友國在琵琶的藝術道路上也曾經得到琵琶大師、教育家王范地教授、李景俠教授、樊薇教授,琵琶演奏家楊惟的指導,獲益良多。
魏靖儀,小提琴

2015年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桂冠的魏靖儀,是備受國際矚目的中國台灣新生代小提琴家。其音樂性天然靈動、情感真摯細膩,演奏技巧遊刃有餘,散發光芒四溢的音樂爆發力。比利時《晚訊報》讚譽「在音樂中燃燒他的熱情與率性,直到樂曲完結。」《西德日報》稱「魏靖儀已證明自己是位大師,以一種魔幻敏銳的方式詮釋音樂。」
2025開季,魏靖儀首次與鋼琴家汪奕聞巡演美國,隨即獲得波士頓權威樂報『波士頓音樂報』美稱「魏展現出他老練的大師風範,以每個音域和動態之間都充滿光彩的音色演奏……他以巧妙而細膩的手法釋放出如洪流般、價值連城的音色。」
在中國台灣,魏靖儀首次與倫敦愛樂、指揮加德納演出西貝流士及聖桑斯協奏曲獲得高度關注;首次與指揮大植英次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他強大的心理素質極富應變能力,讓指揮殷巴爾數度邀請,包括代打絲凱德、什洛莫·明茲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2024年春天重返衛武營國際音樂節,與韓國鋼琴家金善昱演出二重奏。其他樂季亮點包括將與台北市立國樂團、台灣國樂團合作,高雄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大師班包括義大利布雷西亞音樂營、卡薩爾馬焦雷音樂營、柏林布蘭登堡夏季音樂會,並再次受邀柏林愛樂音樂廳午間音樂會等。未來的演出包括首次與指揮後正里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鼎藝室內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大衛佛萊合作室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