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政府宣布將本地家族辦公室可享有的稅務優待延長五年至2029年底,這一決定受到了業界的積極回應。
家辦從業者指出,稅務優待的延期給了高凈值人士更長遠的投資規劃和吸引力,同時也有助於吸引有意長期投資於新加坡的投資者。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對於設立家族辦公室的資格要求更為嚴格,這導致新成立家辦的數量下降。儘管數量減少,但加強審查確保了新成立的家辦在資產管理水平上的提升和資產素質的提高。
新加坡最新的預算案進一步強調延續並支持對家族辦公室的稅務激勵,彰顯出政府保留高質量家族辦公室的堅定意圖。

結合2月16日宣布的財政預算案聲明中的調整,符合資格的基金在所得稅法令的13D、13O和13U計劃下享有稅務優待的截止日期從今年12月31日延長至2029年12月31日,延長期為五年。這些優待包括特定投資取得的一些收入可免稅,以及可索回相關開支的消費稅。
在這次調整中,政府也加強了13O計劃,把本地註冊的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ship)公司納入計劃中。此外,13D、130和13U計劃所須符合的經濟條件有所調整。這些變化將從明年1月1日起生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在今年第三季公布更多詳情。

為了推動本地財富管理領域,政府不止一次調整稅務優待計劃。例如,從去年7月5日起,金管局要求在13O計劃下申請設立的單一家辦,資產管理規模從至少1000萬元提高到至少2000萬元,而且在整個享有優惠期間,都須確保資產管理規模達到這個最低門檻。這旨在確保我國吸引最頂尖,而且想要為經濟做出更有意義貢獻的家辦。
業者:新增家辦減少資產管理規模卻增加
過去兩年,金管局已兩次調高對家辦資產管理規模的門檻第一次是在2022年4月18日,規定在所得稅法令的130計劃下申請設立家辦,資產管理規模要至少1000萬元,兩年內承諾增加到2000萬元。

2023年7月5日,當局再度調高門檻,把提出申請時的資產管理規模,從至少1000萬元提高到至少2000萬元。
據市場人士觀察,獲金管局稅務優惠的單一家辦數目,從2021年的700個增至2022年底的1100個,若連多戶家辦都計算在內,去年家辦總數可能接近1340個。
業內人士分析
諮詢機構BayfrontLaw的董事林韋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些稅務激勵計劃近年來已經取得顯著成功,延期決定並不令人意外。
他預計,這將催生更多尋求長期家族財富管理的家族辦公室出現在新加坡。林韋恩認為政府沒有對現行稅收優惠做出大的修改,而是細微調整來發展家族辦公室管理領域,這是一種明智的策略。
Dentons瑞德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兼營運長劉家銘律師也表示,這項延期為現有的家族辦公室提供了某種確定性,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規劃未來的投資。

儘管近兩年來新加坡對於家族辦公室設立的資格進行了收緊,促進了現有家族辦公室的資產管理能力,這也說明了家族辦公室正朝著規模更大、素質更優的方向發展。
對於新加坡政府如何能夠進一步促進家族辦公室的發展,劉家銘思考的是賦予家族辦公室更大的投資結構靈活性,比如近期納入有限合伙人公司的舉措即被視為一項積極的步伐。過去兩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兩度提高家族辦公室資產管理規模(AUM)的標準,以此來提升家辦的資質。
市場觀點不同的行業專家也在關注這些變化。例如,德勤新加坡稅務合伙人洛瓦特(Matthew Lovatt)表達了對此次延期的積極見解,他期望金融管理局在未來的公告中遵循既定原則,專注於那些能為經濟帶來廣泛附加利益的投資管理活動。
他也留意到,我國過去兩年收緊申請設立家辦的條件,促使設立新家辦的需求減少,但與此同時,本地家辦素質有所提升,因為它們成立時的資產管理規模(AUM)必須大幅度增加,這一趨勢已持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