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基勒和父親、阿基勒獲頒國大心臟中心勵志看護獎。(圖:阿基勒、國立大學心臟中心)
一向健康的父親突然心臟驟停,男子臨危不亂地囑咐家人呼叫救護車,並使用組屋電梯口的自動體外除顫器,施予心肺復甦以保住父親一命。
30歲的阿基勒(Aqil Bin Azmi)為此獲頒新加坡國立大學心臟中心的勵志看護獎(Inspirational Caregiver Award)。他憶述,今年4月13日,經過開齋節一整天忙碌的探訪後,他在深夜回到家。當他在午夜後準備入睡時,母親突然一邊跑進他的房間一邊大喊。阿茲米連忙到父母的房間查看,發現已入睡的父親阿茲米 (Azmi Bin Said)看似無法呼吸。
阿基勒表示,當時他試圖保持冷靜,並回憶起自己做服役期間的急救和心肺復甦訓練。
於是,他立即將父親移到地上,評估父親出現心臟驟停的症狀,便囑咐家人呼叫救護車,再從組屋電梯口拿來自動體外除顫器,為父親施予心肺復甦。
救護人員在約13分鐘後抵達現場,接手急救的工作。
阿基勒的父親被送往國大醫院的加護病房,心臟在24小時內停止跳動30多次。
他說,57歲的父親不抽煙也不喝酒,一向來身體健康。雖然多年前曾植入心臟支架,但醫生確定這不是導致他心臟驟停的原因。
父親心臟驟停讓他心理受創
阿基勒透露,雖然父親情況危急,但在父親病倒後初期,他發現自己無法接近父親,因為他不斷回憶起父親心臟驟停的情況,這讓他在情感和心理上都受到創傷。
在那之後,他和母親不斷溝通,自己逐漸從創傷中康復,但他的症狀持續好幾個月。
阿基勒說:「看護者不僅要承受身體和經濟上的壓力,在精神方面也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我的父親非常寵愛我的兒子,也就是他的第一個孫子。我非常感謝父親還能在身邊為我兒子慶祝生日。」
阿基勒的父親在昏迷四天後甦醒,卻不記得他經歷心臟驟停時所發生的事。出院後的父親安裝了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以監測心臟狀況,目前還在國大心臟中心接受每月檢查。

主賓外交部長維文也在活動上將勵志看護獎頒給阿基勒。(圖:國大心臟中心)
醫院外心臟驟停人數十年內增兩倍
衛生部的數據顯示,在本地,在醫院外經歷心臟驟停的人數從2011 年的1377 例,增加到 2021 年的 3637 例,增幅達兩倍。這是因為新加坡老年人口比率不斷增加,而年齡是導致心臟驟停的主要風險因素。
在2021 年, 79.5% 的心臟驟停病例都發生在家中,而家人最有機會迅速做出反應。
為了提高國人對心臟健康的意識,國大心臟中心昨天(21日)舉辦了「慶祝世界心臟月」活動,主賓外交部長維文也在活動上將勵志看護獎頒給阿基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