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抗冠病 三名新加坡病患的艱辛康復路

2020年05月03日   •   7011次閱讀

新加坡自1月23日出現第一起冠病病例後,冠病已經肆虐新加坡100天了,疫情曲線還在攀爬,前路仍然難測。冠病影響著每一個人,染病者箇中滋味、身心遭受的折磨,唯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也才能領悟生命的脆弱。這幾名冠病康復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回首這段對抗冠狀病毒的經歷,他們都希望大家珍惜健康,平安就是福。

個案:16分鐘搶救 心臟驟停奇蹟 「重生」

因肺氣壓過高,心臟驟停16分鐘,患上冠狀病毒肺炎的卓楷傑(54歲)渡過重重難關,奇蹟生還。他也是新加坡首名靠「人工心肺」,保住性命的冠病患者。

卓楷傑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住院42天,4月22日康復出院。他受訪時說:「有些人認為,得冠病像患感冒。我要以自身經歷提醒大家,冠病不是鬧著玩的!」

珠寶展策劃公司職員卓楷傑,早前到泰國曼谷出差,3月1日返新,起初毫無症狀,六天後開始咳嗽和輕度發燒,體溫大約37.6攝氏度。他在7日和9日看了兩名醫生,拿三天病假。因沒有呼吸困難,他不曾懷疑是冠病。

冠病康復者卓楷傑曾在醫院接受ECMO輔助,維持生命。圖為卓楷傑出院後在家做簡單運動鍛鍊腿力。(梁麒麟攝)

抗病過程險象環生

3月12日回公司上班後,卓楷傑臉色極差,身體乏力,引起一名同事不安,開車將他送到邱德拔醫院。卓楷傑當天確診患上冠病肺炎。

與太太育有一子的卓楷傑,隱約記得自己入院,但下來險象環生的抗病過程,因療程和麻醉副作用,他全無印象,只知道在加護病房醒來,已是22天後。

不願具名的卓太太(47歲)為丈夫填補記憶的空白。

她憶述,丈夫確診後,曾從醫院撥電給她,叫她趕緊為家裡清洗消毒。「在電話里,他聽起來語氣很無奈。起初,我和兒子以為他兩周後可出院。萬萬沒想到他的病情那麼複雜。」

卓楷傑入院隔離數小時後血氧驟降,轉入加護病房戴氧氣罩,原本略有起色。豈料,卓太太隔天凌晨4時30分被醫院電話驚醒,得知丈夫血氧很低,必須立即接上呼吸器。

下來幾天,卓楷傑因肺感染,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經過邱德拔醫院的接洽,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3月17日派來專門醫療隊,為卓楷傑接上「體外膜式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簡稱ECMO),並準備將他轉移至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國大醫院)。

ECMO能把靜脈血引出體外,讓血液與氧氣充分氧合,再泵回體內,俗稱「人工心肺」。

然而,使用呼吸器已造成卓楷傑肺氣壓飆升,引發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醫療團隊進行16分鐘的心肺復甦術,才將他搶救回來。

卓楷傑隨後轉入國大醫院,但情況仍危急。卓太太和兒子在衛生部和院方特別通融和做足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當晚被護送到醫院,隔著加護病房玻璃,有幾分鐘時間,看看滿身插管的卓楷傑一眼。

卓太太說,她和兒子當時居家隔離,照理不能外出,她感激衛生部和院方做出安排。「醫生告訴我,丈夫能否渡過難關,要看下來12小時。我當時很傷心,急切想見丈夫一面,才會提出請求。」

卓楷傑使用ECMO共七天,讓心肺得以「休息」並開始恢復。之後,他的情況仍起起伏伏,不時需要呼吸器和氧氣罩。他4月2日在加護病房醒來時,意識到自己插著喉管,非常驚愕,卻無法說話。「那時很痛苦,一度想叫醫生就讓我這樣走吧。」

幸好,在家人和醫療團隊的關愛和鼓勵下,卓楷傑找回生存鬥志。

不久後他可取出喉管,由於難以吞咽,他向護士要求的第一份食物是豆花和雪糕。

卓楷傑患上冠病肺炎後曾藉助呼吸器輔助呼吸13天。圖為他早前在醫院解除呼吸器後吃餅乾。(受訪者提供)

心臟驟停所幸沒導致腦部損傷

慶幸的是,心臟驟停並沒有導致他腦部損傷,肺部、肝臟及腎臟一度因療程引發併發症,但經過洗腎等治療,已恢復正常功能。

經過這番折騰,原本88公斤的卓楷傑剛出院時,體重銳減至72公斤,在家休養這些時日,恢復至75公斤。卓楷傑說,從曼谷返新後,他曾與92歲的父親及兄姐碰面和聚餐,也到過公司,同他有近距離接觸的20多名親人和同事,無人被傳染,是不幸中之大幸。

對於自己究竟如何染冠病,他至今仍不解。

「我每年做體檢,除了膽固醇稍高,各方面都良好。哪裡知道,這次病得那麼重。能活下來,我很感恩。現在我和家人一天天過著簡單的日子,已經很開心。平安才是最重要。」

「體外膜式氧合器」 至今只有四病患使用

通過「體外膜式氧合器」(ECMO),維持病危者生命,是一項高度複雜的程序,目前用於冠病患者並不普遍。新加坡至今只用在四名病人身上。

使用ECMO需有專門知識和經驗,國大醫院和中央醫院是受衛生部委任,可提供ECMO程序的僅兩所新加坡公共醫院。它們可從其他醫院接收符合條件的病人。除了卓楷傑,還有一名在國大醫院留醫的病人已不必依靠ECMO。據了解,新加坡還有另兩名冠病患者,接受過ECMO的輔助。

ECMO一般用於心肺衰竭或心臟手術後的病人。國大心臟中心心胸血管外科高級顧問醫生副教授柯林奧德·拉曼納丹副教授(Kollengode Ramanathan)說,院方會按衛生部指導原則,包括年齡、共存病症(co-morbidities),及病況嚴重程度等臨床觀察,來評估病人是否符合條件接受ECMO輔助。

以卓楷傑的情況來說,國大醫院接到通知時,他通過呼吸器輸入體內的氧氣濃度已高達約80%(一般空氣中氧氣濃度為21%),但血氧仍急降。為避免損害他的肺部,呼吸器氣壓無法再調高。

拉曼納丹說,團隊趕到邱德拔醫院,卓楷傑接受的氧氣濃度近乎100%。「我們在他最需要時刻,及時替他接上ECMO。」

病患痊癒並非奇蹟 是醫療團隊共同努力

國大心臟中心心胸重症監護病房主任及高級顧問醫生格雷姆·邁凱倫副教授(Graeme MacLaren)說,國大醫院使用ECMO已約20年,自2009年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疫情開始,使用率更為頻密。去年國大醫院使用了46次。

國大醫院是新加坡唯一提供受國際體外生命支持組織(ELSO)認可的ECMO培訓的機構。(國大心臟中心提供)

他指出,冠病疫情在中國暴發後,ECMO對冠病患者所能發揮作用,開始受到關注,但國際上的相關數據和經驗還不多。卓楷傑的成功案例令人鼓舞,照顧他的醫療團隊,來自國大醫院各部門超過50人。

針對卓楷傑不算太年長,也無其他嚴重病症,為何發病程度如此嚴重,國大醫院感染科高級顧問醫生珏蒂·蘇曼妮副教授(Jyoti Somani)說,對於冠病,仍有許多未知因素。據目前了解,這類情況或與免疫系統反應過甚有關。

新加坡國立大學心臟中心總主任及高級顧問陳淮沁教授說:「體外膜肺氧合器為嚴重心肺衰竭患者提供長時間的心肺支持,主要為爭取寶貴時間讓患者有機會復原。它的使用有賴於一組跨學科專業醫療團隊的緊密合作,對合適的肺炎病人,這是最後一道治療防線。我們病人的痊癒不是奇蹟,而是醫療團隊共同付出努力的成績。」

個案:祖孫三代患冠病 分三處隔離

程金光在國家傳染病中心時出現肺炎,醫療人員得在他床邊進行X光掃描。(受訪者提供)

每天面對著四面牆,身上又沒有手機與親友聯絡或打發時間,唯一的活動空間就是在迷宮般的大展廳走動。對於一名80歲冠病病患而言,身體就算無大礙,精神卻空虛得很。

被送往社區隔離設施新加坡博覽中心的程金光(80歲),每天清晨6時半就起床吃早餐,中午12時吃午餐,傍晚6時再吃晚餐。間中,其他人在隔間裡用手機跟人聊天或看戲時,沒有手機的他卻什麼都不能做。

「我要看報紙也沒有、看書也沒有、電視機也沒有,感覺很悶,整天只能躺在床上看天花板或睡覺,一天睡差不多15小時。我的隔鄰多數是客工,語言不通也無法聊天。」

有時,他吃飽飯後會在偌大的展廳內繞兩圈散步,但每次要回去自己的隔間休息時,猶如走進一個迷宮,眼前是一排又一排、全都長得一模一樣的隔間,他找不到路,有時繞了20分鐘才找到。

他說:「很多住戶會把洗好的衣服晾在隔間上,剛好就遮住了房間的號碼,所以我得拉開『窗簾』看是不是自己的房間。」

程金光是在3月31日確診。他在英國念書的孫子3月19日返新,一個多星期後確診,與他同住的父親和爺爺程金光也先後染病。程家的三代病患病情都算輕微,但年事已高的程金光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又有心臟病和痛風,最令家人擔憂。他一開始出現了肺炎,幸好過後好轉,兩周後病情穩定已能轉入博覽中心。

離開國家傳染病中心時,程金光還以為能出院回家,興奮之餘忘了把家人給他的平板電腦帶在身上。平常不用手機的他,到了博覽中心後什麼溝通工具都沒有,家人花了約三天才通過工作人員聯繫到程金光。

沒有染病的兒媳婦洪秀英(54歲,保險經紀)指出,工作人員除了幫她把下載了韓劇的平板電腦交給家翁,還每天用自己的手機幫她與程金光視訊,並特地寫中文字條跟他交代吃藥事宜。原以為程金光有了最愛的韓劇陪伴,日子會更好過,但家人與他視訊時發現,他身體雖然沒問題,但精神有點恍惚。

「其實我們不太擔心他的冠病病情,而是擔心他的精神和痛風問題。我問他看了幾集韓劇,他說一集都看不好。每次工作人員幫他按了一集播放後,他看完了就不會再找下一集,我就知道他精神狀態不佳。」

雖然工作人員樂意幫忙,但程金光知道他們有很多人得忙著照顧,而且他一向不喜歡麻煩別人,所以也不會主動求助。洪秀英說:「工作人員其實不錯,曾問我們要不要幫他申請電話,但我們不是不要,而是他不會用。」

由於家人擔心他的精神狀態和痛風,也希望他能到有急診部的地方,他們多方要求後成功安排他轉入接收穩定病患的私人醫院泰和國際醫院(Concord International Hospital),程金光的兒子也住在那。孫子更早之前則被轉入白沙職總D'Resort度假村。

洪秀英說:「我覺得特別是有病痛的老人家,應該儘量隔離在比較舒適的地方,比較強壯年輕的人如我的丈夫或兒子,則可以安排到博覽中心或任何地方,因為他們年輕會講話,也有溝通工具,去哪裡都不會有問題。」

儘管如此,洪秀英能諒解家翁為何被送往博覽中心,因為當時每天出現數百名客工病例,新加坡總病例快速增加。「當局的重點是要隔離病患確保病毒不會傳播給其他人,而他們又得照顧上千人,其實是很難安排的。」

程金光住院時,家人特地把下載了韓劇的平板電腦交給他,讓他能追韓劇解悶。(受訪者提供)

老翁出現發燒症狀 不想讓當局知道

當初出現輕微發燒時,程金光認為只是「小問題」,還交代家人「不要告訴他們」。

自從孫子因失去味覺而檢測出感染冠病後,全家都接獲隔離令,當局每天會打電話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兒媳婦洪秀英說,丈夫確診的兩天後,家翁也出現低於38攝氏度的輕微發燒,但他認為只是「一點點小事不要緊」,不希望為此進醫院,所以不想家人讓當局知道。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