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用廣告誘使受害者下載惡意軟體,再遠程操控盜取銀行戶頭資料,13名涉案男女被捕,其中兩人僅15歲。
警方前日發文告說,此次由商業事務局和警察情報局於8月14日至25日,在全島聯合展開反詐騙執法行動,並逮捕了涉嫌參與最近一系列與銀行有關的惡意軟體詐騙案的17歲至25歲的7男4女,以及兩名15歲少年。
初步調查顯示,這13人被指交出自己的銀行戶頭、網銀資料或提供Singpass資料來換取金錢利益。
另外兩名分別是29歲與39歲的女子,以及一名15歲少年也正在協助調查,警方調查仍在進行中。
自今年1月,警方接獲越來越多有關惡意軟體的詐騙案。根據報道,今年首6個月,當局共接獲逾700起惡意軟體的詐騙案,損失金額高達800萬元。
文告指出,這些受害者的安卓手機被非法侵入,導致銀行戶頭出現未經授權的交易,而他們之前並未向任何人泄露過網銀資料、一次性密碼(OTP)或Singpass資料。
警方指受害者大多被社交媒體的各類廣告(例如清潔服務、寵物美容、售賣食品)吸引,隨後根據對方指示下載安卓軟體包(APK),從而導致惡意軟體被安裝在手機里。
騙子隨後說服受害者在安卓手機上啟動無障礙功能,以此削弱手機的安全性層級,讓騙子可完全控制手機,竊取手機中的銀行資料,還可遠程登錄受害者的銀行應用,甚至刪除有關銀行轉帳的簡訊和電子郵件通知,以掩蓋他們的行徑。

網絡安全專家提醒,一旦發現手機有惡意軟體,就先開啟手機的飛行模式。
網絡安全專家林福存受訪說,公眾若不慎下載到惡意軟體,可快速開啟手機飛行模式(Airplane Mode),切除一切網絡連接,讓軟體無法繼續下載。
若已下載後才發現異樣,公眾同樣可立刻開啟飛行模式,接著關機一分鐘後重新開機,並且在保持飛行模式下,馬上卸載惡意軟體。
林福存指出,安卓手機用戶較可能接觸惡意軟體,因安卓可讓所有人把開發的軟體放上網,且讓用戶下載,因此有不法之徒利用這個便利來犯案。
他也提醒,不要隨便點擊連結下載應用軟體,下載前應思考這個應用是否從官方商店下載,也先查看用戶評論,確保是正當和信譽良好的應用。
另外,可在手機設定中禁止「安裝未知應用程式」或「未知來源」的應用程式,不要授權訪問未知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