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麼明亮寬敞的環境里用餐,自然要把湯喝個碗底朝天了。(海峽時報)
作者 許耀泉
進入正題前,先請大家在腦海中構想這樣的畫面: 你和幾個要好的朋友坐在高椅上享用午餐,鼻尖聞著擔擔麵那股黑醋和辣椒混在一起的酸爽香氣,卻和大家指著墨魚汁義大利面在對面朋友嘴邊留下的黑色痕跡哈哈大笑;啜飲一口冰咖啡的同時,欣賞著四周牆壁綠意盎然的點綴;優美的旋律從一角的小舞台飄散開來,另一旁還有人興高采烈地玩著桌面足球......
估計蟻粉已經看到了標題,早就猜到這個場景雖然酷似咖啡座或西式餐館,其實不然。
沒錯,現在的學校食堂已經跟過去大不相同,上面形容的正是新加坡現代的一些中學食堂。
有圖有證據,現在就來看看本地三所中學如何重新打造食堂,讓它不再是學生填飽肚子的空間:
1. 培德中學(Beatty Secondary School)

培德學校食堂的一隅,還能找到設有鞦韆的「打卡景點」。(海峽時報)
坐落在大巴窯北路的培德中學今年1月剛完成食堂的翻新工作,最引人注目的新設施就是這兩個鞦韆。
負責重新設計食堂的老師為了讓學生能在這個「打卡景點「跟同學們合照,並上載到社交媒體,提出了這個構想。
校長Harman Johll告訴《海峽時報》,食堂的新設計除了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元素,也允許食堂充作其他用途。例如,學校最近就在食堂舉辦講座,邀請校友回到母校與中二生交流。
另一個亮眼的設計是圍著柱子建造的桌子,配搭吧檯椅,打造讓學生輕鬆交流的空間:

(海峽時報)
Harman Johll補充道:
「我們希望學生願意到這個食堂來,跟同學共聚,一同製造美好的回憶。」
2. 巴耶利峇美以美女校(中學)(Paya Lebar Methodist Girls』 School Secondary)
要為食堂注入生氣,安排合適的節目也同等重要。 一些學校在食堂搭起小舞台或音樂角落,讓學生表演才藝。另一些學校則在食堂的牆上貼上師生的美術作品,既讓食堂多了一抹色彩,更是師生展露才華的平台。
巴耶利峇美以美女校(中學)選擇的就是後者,在食堂設立一座藝術牆,並安裝透明的盒子,讓學生展示美術作品。

藝術牆上安裝了透明盒子,讓學生展示美術作品。(巴耶利峇美以美女校(中學)提供)
該校也在大約一年半前安裝了充電器材,讓學生為學習設備充電,也為在學校留得較遲的學生提供小吃販賣機、熱水器和微波爐。
3. 裕華中學(Yuhua Secondary School)
裕華中學的食堂除了改頭換面,也取了裕華兩字的第一個英文拼音字母,為食堂改名為YH Cafe(YH咖啡座)。

名為「YH Cafe」的裕華中學食堂。(海峽時報)
裝修後的食堂除了一般學校必備的長凳和長桌,也多了圓形桌椅,人造植物也為硬邦邦的牆壁和柱子添加了一股綠意。校方也在食堂增設桌面足球(foosball)和棋盤遊戲,讓學生們在休息時間和下課後跟同學同樂。
食堂外還有設有戶外用餐空間,讓人一不注意還以為星巴克入駐校園了呢:

裕華中學的學生在綠色的遮陽傘下,到戶外用餐。(海峽時報)
這些戶外用餐的桌椅,是校方根據學生的要求所提供的。
打架打輸了,校方經過幾個月的腦力激盪和策劃之後,借著去年12月假期裝修了食堂,正好趕上今年1月的新學年。
校長馮振傑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說,徵詢學生的意見,也加深了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
「我們的目標是為學生打造他們想回到的另一個家。這畢竟是他們的學校。」

裕華中學學生可以在食堂里,藉由桌面足球等遊戲聯絡感情,釋放壓力。(海峽時報)
學校食堂煥然一新,受訪學生們自然讚不絕口。
裕華中學的學生紛紛表示,他們現在花更多時間跟同學在食堂里溫書或玩遊戲,而參與翻新食堂的過程,也啟發他們策劃活動,像「無螢幕星期三」,鼓勵全校學生將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擱在一旁,轉而通過遊戲和交談與同學們交流。
培德中學的Anson Lee(16歲)則說,食堂改成咖啡座風格後,氣氛比過去溫馨,也讓他更想在那裡消磨時光。
了 「主我以前總是呆在課室里。現在,這是我的最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