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10年前,森林廣場也因為售賣未授權的微軟系統而臭名昭著。
然而,森林的「人禍」,真的只能全部怪罪於那些無良商家嗎?
在新加坡一個房地產網站上,一間地處森林廣場6樓的、45平米的店屋,每月租金就高達2100新幣。

更不要說處於廣場黃金位置的1樓和2樓了......
有很多森林的商家為了彌補高額租金所帶來的利潤衝擊,昧著良心做坑蒙拐騙的事,長此以往,連帶著影響了那些用良心做生意的商戶。
這些害群之馬的出現,讓森林的聲譽日漸萎靡,無力回天。
現在的森林廣場有些店已經關門,連本該人流密集的一樓也有些冷清
在種種「天災人禍」下,森林的黯然收場,似乎看起來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森林的未來在哪
雖然有部分業主不贊同集體出售的提案,但胳膊擰不過大腿,森林廣場最終還是達到了集體出售最低門檻。
據森林廣場集體出售委員會主席維卡斯透露,這些不願意出售的業主的顧慮,不在於盈利方面,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不舍。有些店鋪已是四代相傳,集體出售之後等於是斷了他們的念想和「根」。

來源:Twitter/Eisen
出售之後,因為市區線梧槽地鐵站近在咫尺,森林廣場在發展成新加坡中央商業區東部的商用資產上應該還有很大的發展潛能,它也同時能為新加坡政府的奧菲亞—梧槽路(Ophir Rochor)發展計劃打頭陣。
所以,森林廣場集體出售之後,或許也會像福南一樣變成類似功能的一體化商業中心,而不僅僅是以「數碼」作為核心命脈。
不過,在集售結果還未定的情況下,森林廣場的管理方先行推出了電商平台。預計會在7月1日正式上線。

據廣場管理層說,電子商務趨勢的蓬勃發展,讓商場管理層已經注意到顧客購買行為的變化,他們認為現在是帶領商場及其租戶邁向數字化的正確時機。
大環境的轉變下,無法順應時代的人事物終將被時代拋棄。時代的洪流只會繼續前進,留下的只能是一聲無奈的嘆息。
不論最後集體出售成功與否,希望森林廣場最終可以在管理班底下重塑往日的榮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