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新加坡,大家對它的印象應該就是一座治安非常好、非常發達的國家吧。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以來,為了能夠促進國家內多種族的和諧,新加坡一直採用的都是簡潔、高效的核心政策,如今也已成為了全球最具國際化的城市之一。在亞洲甚至是全球都屬於較為發達的國家。

但是在前幾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布了幾張新加坡的圖片,本身只是尋常的街景圖,但是網友評論卻炸開了鍋,還有人質疑這是拿著國內小縣城的圖片冒充新加坡。原來,圖片上的建築都非常像縣城中的自蓋小洋房,道路也是單一普通,沒有一點大城市的樣子,也難怪網友會這樣質疑了。但是事實上,這些圖片卻百分之百是在新加坡實景拍攝的。

原來新加坡和少部分的國際化都市一樣,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保留了一些傳統的老式街區。它們代表的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如果把這些老建築、老街區都拆掉,那麼一個城市的靈魂也就隨之而消失了。因此,每當在新加坡看到這類老式風格建築的時候,都可以「看」到這座城市的過去,感受到它曾經的風貌。

新加坡擁有多種建築風格,這得益於它的多民族文化。在國家成立初期的時候,為了不被其他移民者欺負,同種族的人便會選擇抱團取暖。因此新加坡也衍生出了很多的種族聚集居住區和商業區,街道的建築風格也會因為居住的種族不同而有很大的特色。就比如華人街區就會有很多的中國貨和中國美食,價格相比於其他街區也會更低廉一點;印度居民居住的街區就會有很多的印度廟宇,建築風格也會採用印度的鮮艷色彩搭配;如果想吃到、看到許多獨特的馬來西亞美食和工藝品,則可以去穆斯林風格的街區——甘榜格南。


但無論是哪一條街區,哪一個文化種族聚集地,都可以看到我們華人做生意的身影。這主要是因為華人占據了新加坡總人口數的七成之多,因此中國的招牌、華人文化圈也是整個新加坡最多最細緻的。尤其是像「芽籠」這樣樓房低矮的街區,在新加坡更是比比皆是,再加上隨處可見的中文小招牌,自然很容易被當成是中國的小縣城了。

現在的很多人,都會把建築樓層是否新潮高聳、道路是否寬闊交錯當作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發達的標準。就比如我們國家的上海,就是被這些定義為了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但其實,這個觀點卻並不是完全正確的,在很多已開發國家,它們的建築甚至要比我們國內二三線小城市的建築還要低矮的多。

而像新加坡這樣的一個國家來說,能夠充分的考慮不同的種族和文化,把他們最原始的生活圈子保留下來,才是那麼多的移民者願意來到這裡,並且真正融入這裡的原因之一吧。這也正是這個國家真正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