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奶為孫輩們留下的相思豆(取自Saga餐館IG)。
(新加坡訊)奶奶離世前留下一瓶相思豆,女廚師去年在瑞典開餐廳,特地以相思豆命名,盼透過新加坡與瑞典食材碰撞出火花,宣揚新加坡美食。
9年前為愛定居瑞典的張慧儀(37歲)是名廚師,她去年10月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Gothenburg)開設1家受新加坡風味啟發的餐廳,以烹飪材新鮮的瑞典時令食材為主。
張慧儀接受《新明日報》越洋訪問時說,奶奶去世後,為孫輩們留下自己收集的相思豆,這些相思豆用汽水瓶裝了起來。
「所以,這家餐廳就以相思豆的馬來語『Saga』來命名,由此來紀念已逝的奶奶。」
除了通過相思豆對奶奶表達思念外,她說「Saga」也是北歐神話中的一位女神,是一名女預言家,猶如餐廳主打新加坡與瑞典的跨文化結合。
她憶述,每當想起奶奶時,就會想起美食佳肴,而記憶中的奶奶手藝精巧,烹飪的美食總是能緊緊抓住自己的味蕾,而最鍾愛的就是當中的紅燒鴨肉。

張慧儀去年10月和朋友在瑞典開設餐廳,目前轉為提供外燴服務。 (受訪者提供)
「然而,我們那時把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還沒來得及向奶奶學習廚藝,她就過世了。我其實是在外國留學後,因想念本地菜肴,才慢慢對烹飪進行摸索,久而久之成為了興趣愛好。」
張慧儀說,奶奶留給她的那瓶相思豆,就放置在餐廳最顯眼的位置。
「日復一日,這瓶相思豆已經氧化了成深紅色。雖然如此,但對她懷念依舊。」
不過她透露,不久前自立門戶,Saga餐廳目前已經轉型成提供外燴服務。

張慧儀坦言,東南亞食材難找,有時候不得不以瑞典食材代替。 (取自Saga餐館IG)
東南亞食材不易購
張慧儀說,東南亞食材在瑞典不易購得。她去年1月從新加坡返回瑞典時,就帶回了8公斤的馬六甲椰糖。
「有時食材難找,我就不得不就地取材,以瑞典新鮮的食材代替。例如,我以當地的豌豆Rattviksert來代替紅豆,它們之間的味道相似。」
她也懂得因地制宜,將兩種不同風格的食材結合。
「例如我會用昆布腌制的鱸魚(kombujime zander),搭配亞參高湯、腌香菜籽和結頭菜(kohlrabi)。曾經就有一名在新加坡長大的瑞典人告訴我,這些菜肴讓他想起了童年時光。」
總統還發文點贊
今年11月19日,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至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時,尚達曼總統還發文點贊張慧儀在瑞典的跨文化交流。
他在帖子上說道,在「Saga」餐廳,張慧儀將新加坡風味與瑞典當地的食材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文化交融特色的菜品,例如用亞參高湯調味的腌制鱸魚,再搭配腌香菜籽和結頭菜。
他強調,當人們說「人文交流」對國家關係至關重要時,像這樣具有個人冒險精神的事跡最能體現出其中的意義。
「就是這些的事跡將每個國家的風味與文化傳播到對方的領土。」
對此,張慧儀受寵若驚,她說沒想到會被總統點名發布在面子書上。
「姐姐的朋友在面子書標記我後,我才知道自己被總統點贊!」

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與尚達曼總統(左)會晤。 (取自總統面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