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圖:iStock)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身處不同時區時,睡眠時長雖然可以很快恢復,但睡眠時間和結構卻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調整。
楊潞齡醫學院睡眠認知中心的研究人員對6萬多次超過100公里的出行中的睡眠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並利用了通過保健科技公司OURA的智能戒指截取的上百萬個睡眠數據,進行了至今首個大規模的現實生活時差調整研究。
研究發現,睡眠時長通常在大約兩天內就能恢復,但睡眠時間和結構,比如在夜間醒來的次數增多,可能需要超過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能調整過來。
研究也發現,東向出行以及跨越多個時區會加劇這種干擾。
此外,研究顯示,出行對睡眠的影響不分男女,但年紀較大的人,影響較低。一名20歲的年輕人在旅行後的最初幾天中,睡眠時長會比一名60歲的年長者少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