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裕廊西要成為我國下一個「牛車水」嗎?(聯合早報)
作者
侯佩瑜
相信蟻粉們都非常了解「牛車水」是我國的唐人街,新加坡歷史上重要的華人聚集地。早在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之前,中國南下勞工已在這片區域從事檳榔與胡椒的種植,後來南下的華人越來越多,萊佛士索性把牛車水規劃為華人移民的居住區。
不過,最近一項本地研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國華族永久居民較集中在西部。這意味著,西部成了新移民的新寵,愛到這區置房,那麼西部將會成為新的「唐人街」 嗎?

裕廊西成為華族新移民的置房新寵。(海峽時報)
根據建屋發展局(HDB)的條例,同座組屋的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比率不能超過8%,以協助他們融入本地社群,並鼓勵他們入籍為公民。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比率則不受限制,因為他們的文化和歷史背景與新加坡人相似。
據《聯合早報》,這項研究顯示,全國約8700座組屋當中,去年有4.29%達到該比率頂限,也就是說有約373.23座組屋,奇怪的是這些組屋並非平均分布全島各地,而是較集中在某些地區。經統計後發現,華族永久居民較集中在西部,印族永久居民則更多集居在盛港和榜鵝一帶。
首先談談為何華族新移民愛到西部買房子?
1、西部房子比較便宜?
雖然研究仍在初期階段、有待進一步探究集居現象背後的原因,但領導這項研究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IPS Social Lab)主管梁振雄博士告訴《聯合早報》,在許多國家,新移民居住的地方往往不是國內最高檔的住宅區。
「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他們人生地不熟、資源也有限,經濟上無法依靠其他家庭成員的幫助,因此會傾向居住在比較負擔得起的地區。」
根據建屋局數據,去年第三季,裕廊西五房式單位的轉售中位價是43萬5000元。相比之下,較靠近牛車水的紅山、女皇鎮的五房式單位,轉售中位價則超過80萬元,如果是牛車水這些市中心的地方的更是天價了。
對此,梁振雄說:
「裕廊一帶的屋價是比較可負擔的,屋齡也較短,或許是吸引新移民在那裡購屋的因素之一。」
2、西部有升值空間?

裕廊湖區將發展為我國第二個中央商業區,新隆高鐵計劃是否生變,不會影響目前已逐步展開的蛻變計劃。(聯合早報)
2015年,政府確定將新隆高鐵終站建在裕廊東,並融入裕廊湖區的整體發展,更讓終站成為這個新加坡第二個中央商業區的重要地標之一。即使後來新隆高鐵項目有變數,也沒影響該區整體發展潛能。
有不少房地產投資者就看中裕廊區未來的人流和商機,決定投資這一帶的房產。
另外,《新明日報》去年9月報道,在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的本地十大「最受歡迎」的組屋區排行中,一向被認為偏遠的裕廊西奪冠,兀蘭和盛港也躋身前三甲。
在去年1月至8月的期間,市鎮組屋單位的資料列表點擊率中,排名前6的依次來自裕廊西、兀蘭、盛港、淡濱尼、義順、榜鵝。
對此,合登房產集團研究主管李思德受訪時指出,裕廊西是我國最大的市鎮。根據建屋局截至2017年3月份的數據,裕廊西有最多完成組屋單位。因此他相信,有不少國人會對這些已經有完成組屋單位的市鎮感興趣。
「裕廊湖區發展計劃也讓裕廊備受矚目,或是因為裕廊東一帶較少完成組屋單位,因此產生『溢出效應』,導致裕廊西受到更多關注。」
3、西部有高等學府?

位於金文泰的國立大學。(海峽時報)
梁振雄告訴《聯合早報》,許多原籍中國的永久居民初到新加坡是以學子身份,可能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或南洋理工大學,因此會先在西部租房,畢業後也自然對這一區比較熟悉。
「長遠而言,如果有越來越多同鄉居住在同區,彼此間也會建立起人際網絡,使得初來乍到者傾向選擇該區。」
人類是群居動物,遷移和移民這種行為都以集體為單位,彼此間相互關照,相互協助。

(義安理工學院也位於金文泰。)(聯合早報)
江蘇會會長周兆呈博士受詢時透露,擁有800多名會員的江蘇會,當中許多人確實居住在西部。
他指出,除了國大和南大,西部還有義安理工學院、多所國際學校,以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等科研機構。
「以金文泰為界,西部集中了許多學府,這本身就有集居的效果。身為新移民,或是剛到我國生活的人,他們首要考量的是社區便利程度,即上班上學所須耗費的時間。」
周兆呈也認為,即使工作地點之後改變,人們在熟悉了原有的居住環境、與鄰居朋友建立情感聯繫後,出於慣性仍會選擇繼續在西部安家,尤其是考慮到我國交通便捷,去哪裡都不會太麻煩。
這麼看來,在西部租房子的華族人數應該也不少。
難怪,專門出售中國產品的裕華百貨老早就在裕廊坊購物中心設分店了,而裕華百貨的總店就在牛車水。想必他們的市場調查團隊早就發現西部聚集了不少新移民,能為他們帶來商機。

位於裕廊坊購物中心的裕華百貨。(裕廊坊購物中心)
至於印族永久居民更多集居在盛港和榜鵝,也是同樣的原因,這兩個地方的房價比起靠近印族聚集的「小印度」要便宜許多。
根據建屋局數據,去年第三季,盛港五房式單位的轉售中位價是44萬5000元,榜鵝的則是43萬8000元。相比之下,較靠近小印度的加冷、黃埔的五房式單位,轉售中位價則近70萬元。

盛港西組屋區是印族新移民買房子的首選。(聯合早報)
而居住在盛港和榜鵝,要去位於小印度的慕斯達法購物中心(Mustafa Centre)購物,乘搭東北線就能直達了。

「小印度」的大街小巷都張燈結彩,慶祝「萬燈節」,讓原本已經充滿印度文化氣息的小印度更為動人燦爛。(聯合早報)
另外,梁振雄同樣認為這與教育需求有關,因為環球印度國際學校就位於東北部。
環球印度國際學校有三個校區,分布在榜鵝域徑(Punggol Field Walk)、東海岸一帶的雪菲山(Cheviot Hill)以及蒙巴登(Mountbatten)。

位於女皇鎮的環球印度國際學校(Global In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外觀,目前已經搬遷了。(新明日報)
這項調查的另外一個令人關注的趨勢是,上述所談到的西部、盛港以及榜鵝已達到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比率8%頂限。
根據HDB的條例,一旦組屋達到永久居民頂限,無論是新加坡公民或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的組屋屋主,都不能將單位轉售給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也就是說,有錢都買不到。
那麼,想要移民或者把小孩送到我國念書的華族和印族人士,在選購房子時可能需要考慮別區了。懶惰到HDB網站查詢自己是否符合購買條件,《聯合早報》已非常貼心地為了製作了以下圖表,新移民可到藍色標籤的地區找房子,選購成功率會大大提升。

許多國家的唐人街之形成,是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所以唐人街一向都是早期華人移民史的一種見證。
不知道50年後,裕廊西會不會成為新加坡的下一個唐人街呢?
HDB網站:services2.hdb.gov.sg/webapp/BB29ETHN/BB29STRE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