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心理準備!新加坡地鐵可靠度追上港台 車資上調已是板上釘釘

2019年08月13日   •   1萬次閱讀

地鐵變可靠、代價很昂貴、成本嚇死人,車資沒跟上,接下來四年公交車資很可能每年都要漲。(海峽時報)

SMRT周三(7月31日)請大家看了一出「驚悚片」:

截至今年3月底的2019財年集團蒙受了1億5500萬元的巨額虧損,比2018財年虧損的8600萬元激增了80%。這是SMRT連續兩年蒙受巨額虧損。

新捷運經營的濱海市區線(Downtown Line)過去三年也虧損了1.25億新元。很顯然,地鐵車資收入根本無法用於抵消營運成本。

可靠度可媲美港台但問題不少

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7月初在國會上曾說過,新加坡地鐵的可靠度已經可以媲美香港和台灣,但維修營運成本卻節節攀升開支龐大,加上營運業者沒有嚴格遵守全面落實公共運輸理事會(PTC)的車資調整方程式,更是雪上加霜。

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國會視頻截圖)

許文遠還說,2016年至2017年之間,經營地鐵網絡的總成本增加了約2.7億元。不過地鐵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只是需要花很多年時間及數億元,「因為南北和東西線都已老舊,很多零件需要更新或更換。」

「如果一路來都嚴格遵循PTC的車資方程式,業者就能較好地支付加強維護工程所需的費用……我們必須有條不紊地全面實施這套方程式,在接下來的4年里調整車資。

後面那句才是重點:接下來4年會調整巴士和地鐵的車資,往哪個方向調不難猜吧。

簡單說就是:地鐵變可靠、代價很昂貴、成本嚇死人,車資沒跟上,接下來四年公交車資很可能每年都要漲。

那好,紅螞蟻就要問啦:

、維修營運成本飆升,是不是政府與業者沒未雨綢繆規劃好,憑什麼讓乘客埋單?

、地鐵本來就應該可靠(不然誰搭地鐵),只不過2011年底地鐵在東西南北線同時故障造成大癱瘓暴露出問題,這也關乘客的事?

、地鐵是公共運輸,由政府給交通補貼天經地義,成本為何要轉嫁給乘客?

營運維修成本是個什麼樣的「無底洞」?

先來看看SMRT的這組2019財年數據(新元):

(SMRT官網)

車資收入+非車資收入(租賃及廣告收入):7億8130萬元

員工成本:4億1930萬元

折舊:3720萬元

修理與維修:1億6720萬元

能源成本:7310萬元

其他營運開支:2億5000萬元

加加減減後,就有了巨大的1億5500萬元赤字。唯一不清楚的是,其他營運成本具體包括什麼?會不會是軌道和站內設施如:進站閘門、自動扶梯、電梯、月台屏障門的維修費,以及車站與列車清潔費?這筆數額非常龐大。

和去年同比,SMRT員工成本和能源成本都增加了,但車資收入卻從7億4320萬元降至7億3660萬元,少了660萬元。員工成本增加並非因為大家都加薪了,想得美,而是員工人數增加了,人多好辦事。

(SMRT官網)

2014年至今,工程師翻倍至超過430人。前線維修人員有超過3100人,四年來增加了41%。SMRT員工總數約5400人,增加了31%。

你是不是想問,SMRT不是還有860間可供出租的零售商鋪的租金與廣告收入嗎?不夠用啦。

交通部發言人7月20日答覆《海峽時報》一名讀者關於非車資收入的提問時指出,

「業者從廣告和租賃店鋪所賺取的非車資收入,只能抵消少於10%的營運成本。

根據7月底新發布的《家庭開支調查報告》,過去五年內,一般家庭花在乘搭巴士、地鐵或輕軌列車的每月開銷減少了6元,卻更常選擇搭德士和私召車,平均開銷每月增加10月,可見地鐵車資收入逐年在減少。

去哪裡找錢支付剩餘的「一角錢」營運成本?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目前的情況整理為:

為支付一塊錢營運成本:

5角來自車資收入;

1角來自非車資收入;

3角來自政府津貼;

剩餘的1角則是個未知數。

不漲車資,如何支付這剩餘的1角錢?羊毛始終要出在羊身上。

可靠度四年內提升7倍這麼值得驕傲?

對地鐵的可靠度提升,許文遠是這麼解釋的:在2014年及更早以前,東西線和南北線的列車平均每行駛少於10萬公里,就會發生一起延誤超過五分鐘的事故。

(海峽時報)

截至今年6月,地鐵列車每行駛超過95萬公里才發生一起超過五分鐘的延誤。歷史最悠久的南北線更新後,表現更是出色,平均每行駛超過143萬5000公里才發生一起延誤超過五分鐘的事故。許文遠還說,與2015年相比,新加坡地鐵的可靠度提升了七倍以上。

SMRT集團總裁梁建鴻在7月30日發布的《SMRT企業2018/2019財政年集團報告》則提到,今年4月,SMRT集團已將企業重組為四大業務——地鐵、公路、工程和體驗。集團也新成立了一支工程團隊,用於提升SMRT的鐵路工程能力、後勤和培訓等,讓地鐵團隊能更專注於提供可靠的服務。

緊跟時事的蟻粉應該有注意到,SMRT曾有一段時期將精力投放在零售方面,現在終於回歸正途,將精力投在工程上,這才是對乘客負責任的做法。

新加坡地鐵系統自1987年投入服務後,可靠度一直棒棒噠有目共睹,可是在2011年12月卻突然成績不及格。會不會真的被某位地鐵洋專家說中:有人在工作時睡覺?

看來現在總算清醒了。

做體檢喝涼茶吃補藥已沒用,地鐵整個被推進重大手術室

2011年敲響的那記警鐘讓業者和乘客都意識到,地鐵硬體設施已經相當老舊必須更換,否則再細緻的維修也只能隔靴搔癢。地鐵身體不好,已經不是定期做體檢、喝涼茶吃補藥可以搞得定的。

SMRT地鐵系統在2013年開始動大型手術提高可靠度,將木製軌枕換成混凝土製,導電軌道全部煥然一新,然後逐步更換地鐵信號系統。緊鑼密鼓進行著的還有更換軌道電路,以及整個地鐵系統的電力供應系統的更新工程目,減少列車因電力不穩定而發生故障的頻率。

地鐵維修堪比一場大手術。(海峽時報)

除了更換固定硬體設施之外,陸交局購置的66輛嶄新列車也分批投入服務,逐步「換血」,替換下服務了30多年的老舊地鐵列車,讓它們得以「榮休」。那些較舊的列車也進行硬體提升:更換車廂冷氣系統、換上新的電子車門、提升車廂內播報系統,重新裝修列車內部等。

這就像我們的組屋單位住了30年以後,也必須強化結構修補牆壁裂縫,更換提升電梯、布置新的電力管線、撤換水管、重新裝修廁所和浴室、重新鋪設防水層等。一切完成後又可以安全舒適地住上下一個30年,否則天天這裡壞那裡壞,煩不勝煩,吃苦的還是自己。

有裝修過房子的蟻粉應該知道,那種費用相當令人肉疼。除非你不想繼續住在房子裡,不然還是得乖乖掏腰包。

讓政府用交通津貼埋單不就什麼都解決了

蟻粉心裡肯定還有一個很大的問號,讓政府出錢把那「無人問津」的1角錢付清不就完了?政府幹嘛這麼吝嗇?

真是這樣嗎?

按照地鐵融資新框架,政府出錢蓋完基礎工程(如地鐵站)、建軌道、購買第一批列車之後,就應該轉交給業者各自營運自負盈虧。不料,維修與營運費用超速飆升,業者的收入杯水車薪,政府不得已只能給予業者津貼。給著給著給就超過30%,頂到頭了。政府的期望是將營運津貼減至零,讓車資收入全額支付營運成本,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許文遠在國會上說,接下來5年政府還會投入額外45億新元公交津貼來協助業者,平均一年津貼近10億元。未來5年內計劃興建來擴大地鐵網絡的線路還包括:湯申—東海岸地鐵線;裕廊區域線以及跨島線,政府為此將砸下250億元。別忘了,已經營運了10年的環線地鐵接下來也要展開維修與翻新工程。

看來政府不是吝嗇(真吝嗇早就一毛不拔了),而是想將錢用在刀刃上。

更何況,每增加或減少公交津貼,政府都必須在其他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上作出取捨,在乘客與納稅人之間作出權衡。不是所有納稅人都使用公共運輸出行,也不是所有納稅人都願意多繳稅來讓乘客們能享有低廉公共運輸車資,最終必須讓市場經濟進行車資價格調整。

不能將「家中老人」棄之不顧,大家一起照顧容易很多

許文遠將老舊的地鐵比喻為「衰老身體」。他說,自己今年67歲,一旦染上感冒,需要長達兩個月才能完全康復。

「在我年輕的時候,三個禮拜就康復了,也不會有任何後續病症。這次卻感冒超過兩個月,如今還開始咳嗽。

地鐵就像我們家中老人,平日看老人家氣色不錯,就儘量讓他開車載著我們任勞任怨一天跑18個小時,直到有一天,老人家突然病重,看了一個又一個的醫生,以前吃的藥不靈了,醫好了咳嗽就腳痛、還患上失智症變遲鈍了、有時還會尿床,然後走路還會撞人,一環扣一環。

家中孩子個個叫苦連天,好麻煩!

然後更大的麻煩來了,醫藥費帳單來了。老大說,醫藥費太龐大,我們這麼多孩子必須平分。這時大家不高興了,憑什麼?你是老大,照顧家中老人是你的責任,我們賺的錢不多,沒錢。

別重蹈覆轍,同樣理由不能用兩次

很熟悉的劇情是吧?天天都在你我他的大家庭里上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地鐵也有本難念的經。就像照顧家中老人那樣,大家各出一點,應該很快就能度過難關。

但是,很大的一個「但是」,關鍵問題是:不能找大家幫了一輪後,又任由家中恢復生龍活虎的老人繼續操勞過度再次病倒。同樣的理由不能用兩次,這點大家心知肚明。最重要的是,別讓乘客為一些在工作時睡覺的人,或者失準的維修規劃承擔不必要的費用。

低收入家庭免驚,車資若漲交通補助券也會跟著來

從去年政府車資起價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如果車資漲,低收入家庭肯定還會收到作為「及時雨」的交通補助劵。去年車資上漲4.3%時,政府還算有心肝將弱勢人群放在心上,撥出900萬元來發放30萬張各值30元的交通補助劵給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用來購買車資卡或優惠月票。

20元的交通補助劵。(海峽時報)

若今年還是漲價的話,這一步肯定少不了。到時多關注紅螞蟻平台,就不會與交通補助券失之交臂啦。

最想知道的答案:今年車資會起多少,什麼時候起?

紅螞蟻從去年的車資上漲總結出一個規律。

9月:PTC會公布車資上漲的最高幅度,公交業者會按業績和車資方程式各自提交車資上漲申請;

10月:PTC最終敲定並公布車資漲幅。

12月底:新的車資價格開始實施。

所以,蟻粉們一定要注意9月份公布的上漲最高幅度,心裡就有數了。

去年陸交局宣布公共運輸車資三年來首次上漲4.3%(每趟漲6分錢),紅螞蟻曾算了一下,上班族每月通勤可能需要多花費2.4元,差不多是兩杯咖啡店Teh C的價格。殊不知道這次的車資漲價,又得犧牲多少杯Teh C……還是以後連咖椰麵包也要少吃幾片?

不過今年是開埠200周年,很可能也是大選年或者大選前一年。在這種非常時期,車資漲幅應該也有「非常」處理法,漲幅估計不會太高,也不用吃驚風散,具體原因就不用畫公仔畫出腸啦。敢不敢和紅螞蟻賭賭看?先請紅螞蟻喝杯Teh C吧。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