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騰文(27歲,右)七年前從彭亨州到新加坡當雜菜飯攤廚師的月薪只有1100元(約3300令吉),如今創業,希望回饋社會,幫助需要的人免費吃飯,填飽肚子繼續奮鬥下去。(陳斌勤攝)
來自馬來西亞的27歲雜菜飯攤老闆,不忘多年前隻身來新加坡打拚,月薪僅1100新元(約3400令吉)省吃儉用的辛苦日子。如今自己當了老闆,決定伸出援手請有需要的人免費吃飯,填飽肚子繼續奮鬥下去。
盛港康埔樺連路(Compassvale Link)第267座多層停車場底層喜多福食閣里的一個雜菜飯攤,為了幫助居民渡過難關而推出免費餐食供有需要的人享用。
還沒有取名字的雜菜飯攤,上周三(20日)張貼告示寫著:「如果你在這裡沒有收入、遇到困難,你可以進來告訴我,來一份填飽肚子,吃了直接走就是。以後你有能力了日子裡,記得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張騰文:盼幫上一點忙
《聯合晚報》記者前天(10月25日)晚上走訪食閣時,發現雜菜飯攤的生意不錯。老闆張騰文(27歲)說:「我剛到新加坡的時候,日子也過得很不容易,疫情期間相信有更多的『艱苦人』,我們希望能幫上一點忙!」
「我們雖然不知道這些『艱苦人』在哪裡,但我們希望踏出第一步,主動提供免費餐食,來減輕他們的負擔。」
張騰文說:「我們在這行做久了,看樣子就知道哪些人有經濟困難,人們可能會不好意思開口,為了避免有需要的人感到尷尬,就乾脆貼告示讓他們知道。不論幾樣菜、什麼菜都可以選。」
從廚師到創業 體會做工人辛苦
七年前從彭亨州到新加坡當雜菜飯攤廚師,今年3月與朋友合夥創業,讓老闆更能體會「做工的人」面對的辛苦。
張騰文3月創業開雜菜飯攤,也同時完婚,可謂是雙喜臨門。而七年前從彭亨州來新加坡當雜菜飯攤廚師的辛苦經歷,更讓他在自己過上好日子後,更想要幫助別人。
他說:「當時的月薪只有1100元,雖然包吃包住,但每天工作12小時,月休4天,對體力的要求非常高,精神上也面對很大的壓力,因此打工人的苦,我都知道,因為我是過來人。」
黃國強:至今仍沒人領免費餐
張騰文和來自沙巴的廚師黃國強(35歲),因為有同樣的遭遇,因此想用免費送餐的方式,來幫助有困難的人。
黃國強說:「因為加班減少,或者工作沒了,組屋區的某個角落一定有遭遇困難的人,這些都是我們想幫助的人。」
「不問原因,開口就能免費吃!」但活動上周三推出以來,還沒有人來領取免費餐食。
張騰文說:「我們不會問原因,只要開口我們就會送出免費餐食。」不過,告示上星期三貼出後,每天雖然有不少人會好奇詢問,但至今還沒有人開口要求。
「可能大家還不知道我們的送餐計劃,有些人可能是顧及面子,但只要我們的能力許可,就會繼續提供下去。」
楊女士:幫人方式很有愛
隔壁麵攤的員工楊女士(36歲,中國大連)說:「食閣開24小時,每天有五六人看到告示來問我,我都會幫忙解釋。他們用這個方式幫助別人,很有愛心,我來新加坡5年,還是第一次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