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加坡第四代領導黃循財:頭髮妻子剪、曾被竊賊五花大綁

2022年04月17日   •   14萬次閱讀

黃循財4月15日正式被推舉為新加坡第四代領導班子的領軍人。政壇上的黃循財以才思敏捷、溝通有效著稱,獲得絕大多數內閣成員的支持,以及人民行動黨議員的認可。那麼政壇以外的黃循財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圖 / 張進培)

喜愛吉他,曾當街頭藝人

在黃循財的Instagram主頁,他是這麼介紹自己的:新加坡財政部長。書蟲、吉他手和愛狗之人。

黃循財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憶述他愛上音樂和吉他的過程。

小四那年,黃循財的父親送了他一把吉他作為生日禮物,把他領進音樂的世界。黃循財之後兩三年都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學習彈吉他,此後繼續自學。即使從來沒有考級或正式上課,黃循財對吉他的喜愛也始終不減。

在維多利亞初級學院讀書期間,黃循財曾參加合唱團,也通過教會加深與音樂的接觸,在教會的崇拜樂團里彈吉他。

他比較熟悉的是搖滾樂和藍調音樂,最喜歡的樂手包括美國吉他歌手埃里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和巴迪·蓋伊("Buddy" Guy),也因此選擇到美國讀大學,在那裡聽了生平第一場交響樂演出。

除了音樂,他大學時期也自學過畫畫,對於文學和電影等有濃厚的興趣。

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主修經濟學時,黃循財的室友是個從未離開家鄉的威斯康辛農村男孩,而黃循財則是從未出過遠門的新加坡男孩。兩個來自不同世界的人,因同樣喜歡搖滾及藍調音樂,各抱著一把吉他一拍即合。

他在2011年首次參加大選,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曾提及:「我們認識幾天後,便跑到學校附近繁忙的大街賣藝。大學城的氛圍很活躍,許多人也停下腳步來欣賞。一名黑人婦女還即興伴唱。我感受到音樂跨越文化隔閡的力量。」

黃循財說:「我曾和室友,每個月到街頭表演一次,時間大概2小時。運氣好的話,還會有30元收入。」

黃循財進入政壇後,國人不時也會看到他在公開場合展現音樂才華。

例如,2014年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動上,時任文化、社區及青年部代部長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的黃循財現場即興演奏吉他,當時有媒體報道形容:「(表演)獲得滿堂喝彩,為春到河畔2014的壓軸『和諧之夜』帶來了一大驚喜。」

愛狗之人,過世寵物叫夏天

早在2011年,黃循財就在個人面簿發文,分享他對家裡的黃金獵犬「夏天」(Summer)的愛。

他當時寫道:「我非常想念她,因為我過去的一個月經常出外,所以我把我的狗夏天送到父母家照顧……在許多方面,狗兒有助於重新燃起我們的好奇心,激勵我們從新的角度看待事物,並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欣賞生活中許多簡單的美好事物。」

努力掌握華語

與其他第四代領導團隊成員相比,黃循財的華語能力並不突出。2020年,時任教育部長的黃循財在一場母語學習論壇的對話會上坦言,他的父母以英語和馬來語溝通,自小家裡少了講華語的環境,他念書時學華文很吃力。

時隔兩年,在今年3月28日舉行的《聯合早報》財政預算案論壇上,黃循財全程以一口流利的華語,就人力政策和企業援助等專業議題與商界代表展開交流,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頭髮由愛妻打理

2020年,新加坡理髮店因冠病病毒阻斷措施停業三周,直到5月12日重新開業。

當天,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正好召開記者會,有眼尖的記者發現,聯合領導工作小組的黃循財也理了頭髮。

黃循財起初愣了一下,隨即澄清這個「美麗的誤會」,表示頭髮是太太在家裡幫他剪的,意外「放閃」。

黃循財曾在專訪中透露自己離過一次婚。2000年初,黃循財與第一任妻子踏上紅地毯,但因性格不合,婚姻維持不久便結束,兩人在友好的氣氛中各分東西。他事後曾說,這是他人生痛苦的經歷。

黃循財之後再婚,妻子在私企工作。

馬林百列見證成長歲月

黃循財生於1972年12月18日,有一個大他兩歲當工程師的哥哥。父母在1970年代買下馬林百列的一個組屋單位,黃循財直到20多歲,一直住在那裡,也在附近的學校就讀。

黃循財1984年畢業於海格男校(也是母親任教超過35年的學校,現為丹絨加東小學)。選擇升讀丹絨加東工藝中學(現為丹絨加東中學),單純是因為學校離家近,大部分朋友也去那裡就讀。初院讀的也是在住家附近維多利亞初級學院。

黃循財的父親在2021年8月過世,享年86歲。黃爸爸生在中國海南島,小時候就到了馬來亞怡保投靠當馬來亞鐵路廚師的父親,並在那裡完成中學學業。也因為這樣的背景,黃爸爸學習的是馬來文而非華文。黃爸爸移居新加坡後,擔任森那美(Sime Darby)的銷售經理。

黃循財的母親現年82歲,退休前是小學教師,其中在海格男校就執教了超過35年。黃家兩兄弟和他們所有表兄弟,小學都是在海格男校度過的。

黃循財2011年接受《新明日報》採訪時回憶:「父母對我和哥哥要求嚴格,記得當年,我在母親的班上學習,以為會有優待,結果沒把功課做好,竟當眾被處罰,從此決定勤奮向上。」

黃循財在2015年的一篇貼文中這樣描述他的家庭與童年。

「我在1970年代長大,記得母親是如何嚴格管理家庭財務的。她在各方面都很節儉。但她確保我和哥哥有一個完整的童年。我們沒有去海外度假,但我們在海灘玩得很開心。我們買的東西不多,但她會縫製漂亮的衣服給我們穿。我們不常在外面吃飯,但她會去巴剎買便宜的新鮮食材,在家裡做最好的菜(那時候蕹菜(Kang Kong)和菠菜的價格是2角錢——這是我從小就吃得很多的東西,到今天仍然很喜歡!)」

2015年的母親節和父親節,黃循財再以兩篇貼文向大家介紹他的父母親。

「在撫養孩子方面,我爸爸沒有我媽媽那麼投入。但他在很多方面影響了我的生活。他向我介紹了音樂和吉他。他從小就讓我參與體育運動。他一直堅持要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他過去常在我學校的作文中發現語法錯誤。後來他退休了,有了更多的空閒時間,他會參加公司的年度股東大會,每當他發現公司年度報告中有錯誤時,他都會提出來!」

童年遭遇破門行竊,曾被五花大綁

黃循財小三(約9歲)那年發生了一件驚心動魄的事件。當時只有他和哥哥在家,兩名歹徒破門進入他們在馬林百列的五房式組屋,把他和哥哥捆綁起來,扔到床上,再翻箱倒櫃地搜颳了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竊賊離開後,兄弟倆才慢慢為彼此鬆綁。

以上是媒體的報道,但原來這個故事還有後續。

入室盜竊案發生後,黃家報了警,但警察的調查進展不大,於是黃媽媽嘗試為自己討回公道。

黃循財2014年在一篇面簿貼文寫道:「她給她的兄弟打了電話,聯繫上他童年的甘榜朋友,碰巧他當時是整個東海岸地區的黑幫老大(真的!)。她安排和他在巴剎見面,並帶我一起去。直到今天,我還記得看到她像跟她的學生訓話一樣跟這個黑幫老大說話——訓斥他,問是不是他的其中一個黑幫成員乾的事,並要求伸張正義。」

「最後,我們沒能找到罪魁禍首,但我很早就知道女性有能力做出驚人的事情!」

文:盧凌之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