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援人機構的自殺數據顯示,70-79歲年齡層的自殺率年比增加六成。(聯合早報)
作者 何國豪醫生
新加坡援人機構(Samaritans of Singapore) 今年7月1日公布的自殺數據顯示:
2022年共有476人自殺,是2000年以來的新高。
雖然20-29歲年齡層依舊是自殺率最高的年齡層(19.1%),但是讓人感到驚訝的是,70-79歲年齡層的自殺率年比增加了60%。
在2021年的數據中,60歲以上人士的自殺率相比2020年減少了(從154人下降至112人),也沒有反彈的跡象。
因此,新加坡老年人(尤其是70-79歲年齡層)自殺率突然上升,值得探討。
全球老年人的自殺數據和特徵
在國際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的2019全球疾病負擔估計中:
70歲以上年長者的自殺率是全部年齡層中最高的,每10萬人就有24.5人自殺。

孤獨或獨居老人的心理衛生應予以重視。(聯合早報)
該機構的數據顯示,每一名自殺身亡的老人,有四次自殺未遂的經歷。
相比之下,每一名自殺身亡的年輕人,平均有25次自殺未遂的經歷。
這表示,年輕人雖然更可能嘗試自殺,但是意圖自殺的老年人思想會更極端,行為也較致命,試圖自殺後身亡的機率高出很多。
此外,一項1998年在《美國老年精神學雜誌》發表的心理解剖研究顯示,老年人在自殺時,行動更果斷,計劃也更周詳。但是,他們表露出的自殺意圖通常不明顯。
因此,求救熱線等危機干預方式在阻止老年人自殺這方面,可能起不到作用。
當老年人處於自殺危機當中,他們的自殺傾向不但很難被辨認出來,也因死志已決,不會去打熱線求助。因此,老年人的自殺預防必須從其它特徵和處理方法開始。
新加坡援人機構就提出了老年人求助的三大問題:
生理疾病、家庭問題和孤單。
2022年刊登在《衰老的臨床干預》雜誌中的一篇文章「Suicide in older adults: Current perspectives」就表示,老年人的自殺與癌症,疼痛, 肝病和身體殘障等生理問題有關。這跟年輕人較常見的精神病導致自殺現象不同。

老年人的自殺與疼痛和身體殘障等生理問題有關,他們很可能為了跟自殺沒有直接關係的問題到診所尋求幫助。(海峽時報)
因此,老年人很可能會在初步接觸醫療系統(例如家庭醫生或綜合診所),為和自殺沒有直接關係的問題尋求幫助,而醫療人員就必須能夠解讀老年人自殺的預警信號。
相較於年輕人的財務和事業問題,老年人面對的問題以家庭問題居多。
數據顯示,尋求幫助的老年人當中,60-74歲的老人通常不是分居就是單身,而75歲以上的老人則是喪偶。
失去或缺少伴侶,和孤獨密不可分。長期沒有精神支柱的情況可能導致老年人備受過度檢討人生得失和意義(life-review)的煎熬,使他們萌起自殺的念頭,以便更快脫離痛苦。
因此,我們必須對孤獨或獨居老人的心理衛生予以重視。
或許,我們也應審視我們是否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只有年輕人容易使用的求助方式,而漠視了其它年齡層。
老年人自殺率升高是否有獨特性?
我國自殺率上升的70-79歲年齡層,和上世紀的嬰兒潮(baby boom)重疊。
新加坡的嬰兒潮指的是1947-1964年戰後出生的國人,他們成長環境特殊,更可能在同一年經歷至少兩個人生的重大事件,例如在同一年喪偶和患上生理疾病。

嬰兒潮時期出生的國人成長環境特殊,更可能在同一年經歷至少兩個人生的重大事件。(新報)
由於自殺的高風險因素通常是累積的,所以冠病疫情暴發也可能增加或引發該年齡層的潛在自殺風險。
那麼,為什麼2021年的數據會有下滑的現象呢?
其實,自殺並不會馬上在一件重大事件或災難後出現,這是所謂的「自殺延緩」 (delayed suicidality)。
因此,2021年的數據可能反映了疫情前全球自殺率下降的景象。
隨著疫情緩解,我們是否會看到老年人自殺率再次下降呢?
其實,70-79歲年齡層並不包括所有嬰兒潮的國人,所以自殺率有可能會在其他老年組(例如60-69歲和80歲以上年齡層)有所波動。我們必須分析未來的老年自殺率的總趨勢,才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
老年人自殺率的啟示
雖然年輕人和老年人的自殺率都有上升,但是其原因卻大相逕庭。
因此,新加坡在防範自殺這方面,必須針對個別年齡層實行相應的有效措施。
由於我國近年來著重於年輕人的自殺問題,許多新興的求助方式(如簡訊求助和電郵交友)並不適用於年長人士。

防範自殺的求助方式大多針對年輕人,並不適用於年長人士。(新加坡援人機構)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以醫療體系為基礎,尋求解決辦法。
如前段所述,許多有自殺傾向的老年人會在第一時間前往社區診所求助,這些基層醫療設施有時會篩查病人的自殺傾向。
如果我們能夠客制一份適用於本地的簡易版篩查問卷,並教導診所的醫療人員如何正確使用,或許我們可以在老年人自殺率還沒有進一步惡化前對症下藥。
遺憾的是,老年人自殺率可能要持續攀升,才能得到社會的關注,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關懷身邊的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