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山石油(新加坡)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石獅同鄉總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副主席、泉州海洋職業學院董事長蔡天真先生積極響應石獅市祥芝鎮黨委、政府移風易俗號召,簡辦其子蔡永鴻和兒媳莊鈮娜婚宴,將300萬元全部捐贈給石獅市慈善總會,並成立「祥芝天真玉意公益基金」。

據悉,這筆善款將用於祥芝鎮三村(祥漁、祥農、祥運)基礎設施建設、救災扶貧等慈善救助,並由祥芝鎮政府建立工作協調機制,負責審查、批准使用。
石獅市領導林自育、李斌,石獅市慈善總會會長李麗月等參加活動,並聘任蔡天真為石獅市慈善總會永遠名譽會長。
這位閩商雖然低調,但是他被譽為「民營油王」,不僅事業做得好,他還關心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捐資助學,履行社會責任。
販賣石油起家,成為「民營油王」
蔡天真,1962年生人,祖籍中國福建省石獅市祥芝鎮,現為新加坡國籍。他是泰山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辦人,該集團於2002年5月成立,蔡天真一直擔任董事局主席,並於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曾出任執行長。
由於父輩早年就在沿海地區經商,蔡天真也繼承了先祖們的商業頭腦,很早就輟學和父親跑船賣海產品。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蔡天真已在中國經營石油產品的倉儲、運輸及分銷業務,見證了中國經濟崛起以及由石油出口國轉變為石油進口國的過程。他創新的「綜合石油物流」業務理念也在這段時間開始成形。
1990年全國用油緊張,當時蔡天真有用油指標,又有船,並不時分出一些指標給圈內人,他的義氣開始被很多人推崇,在圈內有了很好的口碑。1992年國家允許進口成品油,蔡天真南下香港,「但那時有賺有虧」。
1995年,33歲時上榜首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初次亮相國內。主要從事石油貿易,也是新加坡最大的私營船王。
1996年,他又遷往新加坡,成立泰山石油(新加坡)有限公司。公司逐步發展石油供應、運輸、倉儲及分銷業務,成功建立綜合石油物流平台,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2005年,泰山石油(新加坡)有限公司獲新加坡政府授予「環球貿易商計劃」資格,2006年又入選新加坡前100家企業。
目前,除在新加坡和湄洲灣南岸擁有原油運儲業外,泰山石化還在國內布下福建石化倉儲、泰山振戎油運公司、廣州小虎島聯營公司、洋山港油品零售等多枚棋子。
將企業發展上市
在新加坡的時候,作為福建老鄉的燃油霸主「OK林」(林恩強)是他的「貴人」,據身邊的人說,「老蔡沒錢的時候向OK林借錢,沒船的時候借船」。閩商抱團發展,讓蔡天真的事業又再上新台階。
不過林恩強在1995年投資福建3萬噸油輪碼頭受挫,暫停了返回內地的步伐。蔡天真則一心轉回國內發展,後於2002年在福建投下6.5億,發展石化倉儲碼頭項目。
2000年,國內客戶經常找蔡天真買油,蔡則逐漸建立起良好的信譽,後來買主幹脆提前把錢打給他,他便可以利用這筆資金買船跑油。此後,蔡天真逐漸跟產油國建立起良好關係,直接去委內瑞拉、阿曼等國家石油公司買油,蔡天真的事業也隨之慢慢做大。

2002年3月,在野村證券的撮合下,蔡天真耗資7000多萬港元收購香港上市公司金犀寶。當時該公司每股僅0.04元,蔡天真低價購入18億股。同年6月24日,金犀寶控股更名為泰山集團控股。
泰山控股掛牌的第三天,蔡天真便以每股0.27港元的價格配售5.15億股。此舉雖令其在泰山的控股股權降至51%,卻籌得資金1.37億港元,近乎借殼成本的兩倍。
2003年3月5日,泰山控股掛牌發行新股,將其兩座位於馬來西亞海域的浮動油庫和馬來西亞政府頒發的經營執照注入上市公司,此舉又為其籌得1.39億港元。
兩次資本運作,讓蔡天真成功地套取到2億多港元。他也完成了財富的積累。
心繫故鄉,回鄉辦學
事業越做越大,蔡天真也心繫故鄉,回饋桑梓。
2004年,泰山石油(新加坡)有限公司投資創辦的以航海專業為重點的職業技術學校———石獅泰山遠洋學校,在祥芝鎮舉行隆重的奠基儀式。「民營油王」蔡天真作為泰山石油(新加坡)有限公司董事長,出現在奠基儀式上。
2005年,他又投資4.5億元人民幣,建設泉州海洋學院。學院總占地面積777畝,已建面積約10萬㎡,為了進一步推動學院發展,籌建「福建海洋大學」,親自主抓基礎建設、財務和人事工作,並和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合作建立「國際海洋工程科學研究院」、「國際培訓中心」。

石獅市祥芝中心幼兒園是一所市級優質幼兒園,創辦於1998年9月,由蔡天真出資245萬元興建。園舍占地面積6264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200平方米,綠化面積為3000平方米。
2006年,蔡天真捐資800萬元人民幣設立「石獅市中華慈善總會天真家族基金會",致力於培養和獎勵農村優秀教師人才,改善教學設施。
蔡天真一直堅信企業家和企業有責任回饋社會,這位從石獅走出去的傳奇人物,依然心繫故鄉,讓我們為這位閩商點贊。
來源:閩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