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加坡晚睡的人看到一條新聞都睡不著了;昨早出門上班看到人山人海更是心裡打鼓:
「新加坡病例從464例一天暴增到842例,其中奧密克戎病例也翻倍。」
現在歐美已經被奧席捲,新加坡馬上也要經歷新一輪的疫情洗禮,專家預測2個月內會發生。

*許多國家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病例增速(金融時報)
但是!前天有多個權威機構預測,這是最後的黑暗,種種徵兆預示新冠疫情就要結束了!
還有專家說奧密克戎反而可以挽救生命?
彭博社:《奧密克戎正在達到峰值,新數據顯示疫情有望終結》

華爾街日報:《奧密克戎變體可能最終能挽救生命》

新加坡奧密克戎病例創新高
專家、部長怎麼說?
新加坡前天病例翻倍,新增842起,其中輸入病例502起,占約60%。
502起境外輸入,是疫情暴發以來的單日新高!

(圖源:cna)
同時也確認了現有病例中438人確診感染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其中91起是本土病例,347起從境外輸入。
438例奧密克戎,也是單日新高!

新加坡自11月12日以來,每周的感染增長率首次超過1,意味病毒又開始快速傳播了。
奧密克戎即將席捲新加坡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專家和部長是這樣說的

Dale Fisher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傳染病科的高級顧問 費舍爾教授高度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體可能在未來兩個月內會完全取代Delta變體,成為新加坡的主要毒株。
新加坡難就難在,在保持國家安全的同時,不能扼殺旅行、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
但他認為比起病例,更需要關注的是重症者數字。

(圖源: CNA)
如果有太多人得了重病,對醫院和重症監護室床位的需求將直線上升,醫療系統將有崩潰的危險。
但綜合現有數據,「如果預測是正確的,我們預期會有很多人患有輕度疾病,但還不能完全確定這一點。」
過去28天確診的8069起病例中,98.8%無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症狀,0.8%在普通病房輸氧,0.2%在加護病房,0.2%病逝。

目前有181名冠病病患住院,重症病患中有13人病危,在加護病房接受插管治療。三人病情不穩定,在加護病房密切觀察。另有21名普通病房病患需要輸氧。

王乙康
新加坡衛生部長 截至本周一,奧密克戎病例占所有感染病例的17%,並警告說奧密克戎浪潮 "即將到來"。
一個月前新加坡出現第一例社區奧密克戎,是樟宜機場的一名工作人員對該變體的檢測呈陽性。
兩周前,12月21日,新加坡報告了第一個奧密克戎感染群:武吉知馬的一個健身房相關人員。
按這個發展速度,2個月內奧密克戎預計完全取代德爾塔。

(圖源:Asiaone)
Hsu Li Yang 許勵揚 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傳染病專家 鑒於奧秘克戎在世界各地取代其他毒株的速度之快,這種傳播水平並不令人驚訝。
而且與德爾塔相比,新的變體更有可能導致二次感染。
所以,新加坡在未來幾周可能會出現病例「急劇上升」,不過在人口結構相似的國家,目前奧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相對較低。
美國調整新加坡風險等級
前天,美國又對新加坡進行了「旅遊警告」。
現在新加坡風險水平和阿富汗、朝鮮和敘利亞是同一類別……

CDC解釋說他們是使用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官方來源報告的新冠數據來確定旅行健康通知(THN)水平。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周二(1月4日)調整新加坡THN等級就被定為 "未知",屬於4級建議,也就是讓美國人避免前往。
CDC說:「由於新加坡目前的情況不明,即使是完全接種疫苗的旅行者也可能有感染和傳播風險。」
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拉黑」新加坡了,雖然美國自身已經日增100萬例。
英國日增20萬,拒絕封城 加拿大醫生帶病上班 更早被奧密克戎入侵的歐美國家,現在已經完全被病例「淹沒」,每一天都在創下歷史新高。

(圖源:AFP)
以美國為例,過去病例峰值最多日增30萬,現在「輕輕鬆鬆」就日增近百萬例。

以英國為例,過去每一波疫情最多日增6萬左右,但是奧密克戎把數字推高到日增20萬例,而且完全看不到拐點!

但是他們是怎麼應對的呢?
英國前天,1月4日新增21萬8724起病例,單日新高。
首相詹森宣布,為了應對疫情,包括運輸、食物加工和邊防人員在內的10萬名員工,每天必須接受檢測。
但,他拒絕再次封城!

(圖源:CNA)
儘管未來幾周「充滿挑戰」,醫院承受有壓力,但他認為現有的防疫B計劃可以幫助渡過這一波疫情。
B計劃包括儘可能在家辦公、在大部分公共場所戴口罩、進入一些場所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等。
首相認為英格蘭地區可能無需封城或採取進一步防疫限制措施。

(圖源:紐約時報)
美國也一樣嚴重,根據專家警告,日增100萬例只是一個開始。
美國可能在1月9日前達到高峰,屆時每周約新增確診250萬例,甚至可能高達540萬,未來兩個月內將新增1.4億確診!
美國隔壁的加拿大魁省,早在12月30日甚至宣布, 「將允許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但無症狀的醫生和護士繼續上班」來減緩疫情飆升對醫療系統的壓力。

(截圖:環球網)
幾乎是前所未聞,醫生護士感染了只要沒症狀一樣可以來上班,那麼醫院不就成了傳播病毒的場所?
再說說丹麥,這個人口只有不到600萬的國家,疫苗接種率也比較高,曾經新加坡喜歡拿來「對標」。

(新加坡&丹麥)
但是現在丹麥每天確診都在1萬左右,截至12月28日,7天內平均每10萬居民中確診新冠人數已經高達1621人,成為全球感染率之首。

新加坡的未來實在不容樂觀……
黑暗中的希望:重症者少73% 新冠疫情將終結?!
現在全世界都出現了奧密克戎,連南極都有。

(圖源:微博@觀察者網)
各個國家的「感染進度」各不相同:
有些國家只出現了相對於人口來說零星的奧密克戎感染,如中國;
也有國家如新加坡即將迎來一大波;
還有就是英國,美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幾乎已經到了感染的峰值。

(美國機場:華爾街日報)
在這樣水深火熱之中,我們也有好消息。科學家從大量的病例中得出結論:奧密克戎傳染力較強,但症狀較輕。
來自南非的好消息
南非發現,當地由奧密克戎引發的第四波疫情中,感染冠病入院的患者,出現嚴重症狀的比率較德爾塔毒株少了73%。

*黑線為病例數,紅線為死亡數
我們從上圖中能清楚的看見,12月南非病例急速飆升,死亡數卻沒有顯著變化,維持在非常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