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新加坡官員的薪資收入,最近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究竟部長的薪水有多少?又是怎麼算的呢?新加坡副總理兼內政部長張志賢給大家解答了這個疑惑!
世人皆知新加坡有個在全世界都數一數二的廉潔高效的政府,這還要歸功於從李光耀時代就開始實行的「高薪養廉」政策。我們總是聽說這個政策,但是對於「高薪」卻沒有概念!
部長的一般年薪倒是是多少?部長的花紅是怎麼計算的?有什麼隱藏收入?我們作為納稅人表示非常好奇!最近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就給大家解答了疑惑!

部長薪資不含隱藏收入
昨天,張志賢副總理在國會回應朝野議員有關部長薪金結構的問題時重申,部長花紅是110萬元年薪的一部分,而非額外收入。
張志賢也指出,部長薪金完全透明,初級部長一般年薪在110萬元左右,其中,花紅由個人表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失業率等指標決定,薪金配套不包含其他隱藏收入或好處。
張志賢也強調,新加坡部長薪金的制定奉行三大原則,即須保持競爭力吸引有才幹的國人從政、反映公共服務精神,以及沒有隱藏好處的「裸薪」,這些原則當時也獲工人黨支持。
部長薪金的具體算法是由2012年獨立部長薪金委員會徵集公眾和議員反饋後制定,月薪和「第13個月花紅」組成的固定部分占65%,個人表現花紅、國家表現花紅和可變動花紅則占35%。
初級部長的年薪為什麼定在110萬新元呢?原來是參考了新加坡收入最高的1000名公民的年薪中位數,以這個基準再打折40%。
作為普通人我們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在新加坡有不少擔任政治職務者負責超過一個職位,那他們是不是領多份薪水?
張志賢副總理也說了,負責超過一個職位的目的在於磨練他們,在內閣中累積深度和經驗。無論負責一個或多個職位,每個人只領一份薪水。
張志賢副總理也澄清,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2011年5月退出內閣後不再是內閣成員,沒有領取部長薪金,而自2012年檢討部長薪金後,養老金也已取消,醫療福利與公務員一樣。其實,對此,吳作棟資政,自己也表過態。(詳情點擊:吳作棟:我沒領110萬新幣年薪,也不會從墳墓里跳出來)
一套公正透明的機制
才能吸引人才
關於部長的年薪問題,張志賢副總理今年初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中曾指出,政府去年在現行制度邁入第五年之際檢討薪金框架,儘管參照基準已提高9%,但政府仍決定保持現有架構,維持2012年的薪金水平。
張志賢昨天也指工人黨在2012年提出的部長年薪計算方案,實際上得出的結論與2012年白皮書相似,部長年薪都在110萬元左右的水平,但關鍵區別在於工人黨方案的固定薪金比率較高,這意味著即使國家經濟和部長個人表現不理想,部長仍能領取高薪。
他在總結辯論時說,部長薪金容易被政治化,但政府有必要正面應對,因為新加坡必須擁有一套公平透明的框架,才能持續吸引人才加入。
張志賢副總理也說,「我今年64歲了,從政服務已超過25年。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除了協助李顯龍總理讓第四代領導班子做好接班準備,也必須確保我們有能力組成一支第五代領導班子,讓他們有時間學習、歷練,並贏得國人的信任與支持。」
張志賢說,這些人才接近40歲或40歲出頭,許多都處於人生關鍵階段,有很好的機會在各自的行業里攀上巔峰。
「為民服務的精神都是朝野雙方的共同理念……我們應在共同點上同意彼此,這也是政治的一部分,而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我們需要一套公平的制度,引進最好的人才為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盡心服務,這是反對黨和政府都可以達成的共識。」
這讓我們想到吳作棟資政也曾說過,真正有才華、有能力的人才,在本身的行業就享受高薪資。你現在想吸引這些精英人才來為政府辦事,為國家、公民謀求發展。不給他們足夠高的工資,他們為什麼要來呢?

通心粉們,你們認為新加坡部長們的薪資是該減少還是增加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