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新加坡開埠200周年的20元紀念鈔,今天起讓公眾兌換。許多公眾趕在上午第一時間就前去排隊換取,有銀行分行的新鈔短短半小時內就被搶空。
在大巴窯中心的星展銀行上午8點30分才營業,但之前外頭就已排了超過100人,形成蛇形隊伍。有公眾提前兩小時,希望第一時間換取新的20元紀念鈔。

據新加坡媒體報道,不少銀行職員也在場維持秩序,例如先分發號碼牌和表格。不過短短半小時就斷貨,不少公眾立即跑到旁邊的大華銀行。大華銀行則提前15分鐘開門,讓換取新鈔的公眾進入。而9點30分銀行正式開始營業前,也被搶空。
本次金融管理局共推出200萬張紀念新鈔,讓公眾到全島各大銀行兌換,每人每次最多能換取20張。據了解,新鈔貨源一次性派發給銀行,讓銀行各自分配到旗下分行。
想要換取紀念鈔,可從今天起前往以下九家銀行的分行換取:
星展銀行/儲蓄銀行
華僑銀行
大華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花旗銀行
渣打銀行
馬來亞銀行
滙豐銀行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Halimah Yacob)早前宣布,為紀念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本周推出新款20元鈔票。
金融管理局推出一款20元新鈔的目的旨在紀念新加坡開埠200周年,凸顯新加坡發展歷程,也向八位代表人物致敬。
20元新鈔背面印上了八位在教育、文化等不同領域,具代表性的人物肖像,包括華社領袖陳嘉庚、傑出女教育家王惠卿博士等。
20元新鈔背面「八大先驅」中國人也有份?
新鈔正面圖案是新加坡首任總統尤索夫.依薩(Yusof Ishak),背面則是8位新加坡的先驅,其中一人就是著名華僑領袖,被新加坡政府讚揚是「華人教育先驅」的陳嘉庚。

陳嘉庚出生於閩南的小漁村,長大後在東南亞創業,一躍成為「橡膠大王」。
陳嘉庚不但是著名的實業家,巔峰時期公司代理商遍布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他更一直捐資助學,先後在福建廈門、新加坡等地創辦和資助各類型學校,數量多達118間。
例如在福建的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師生都尊稱陳嘉庚作「校主」。
此外,有中國媒體指出,陳嘉庚的貢獻不只是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村,實際上其在中國乃至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留下了陳嘉庚或「嘉庚精神」,甚至在太空中都有一顆被命名為「嘉庚星」的行星。
事實上,陳嘉庚在海外更多以廈門話「Tan Kah Kee」為人所熟知,比如新加坡的「陳嘉庚地鐵站」,或者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陳嘉庚樓」,英文都是「Tan KahKee」。
1949年,陳嘉庚曾以華僑首席代表身份參加了首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之後又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1950年他回國定居,曾擔任政協副主席。
1961年8月12日,陳嘉庚病逝於北京,享年87歲。他的葬禮的規格極高,由周恩來主持,毛澤東親筆題詞。
除了「搶」新鈔,開埠200周年還有這些福利一定不要錯過!
紀念展覽
紀念新加坡開埠200周年的大型展覽,從6月1日起免費讓公眾參觀。
展覽從13世紀的新加坡,直到現今新加坡的繁榮社會。「時光旅者」室內展覽,帶訪客穿越時空,了解新加坡700年的發展。展覽在過去的兩個星期預演,獲得熱烈反應。
展覽首日也舉辦特備活動,讓訪客品嘗本地風味美食。
「雖然1819年並非新加坡歷史的起點,卻是新加坡歷史中的一大轉捩點。」

紀念演唱會
由宗鄉總會聯辦,彈唱人製作室主辦的「城裡的樂光」新加坡開埠200周年紀念演唱會,將於6月30日晚上7時在新加坡室內體育館舉行。
屆時,許美靜、黎沸揮、明珠姐妹、陳建彬等30位本地歌手和藝人將演唱不同年代的新加坡流行音樂、電視劇歌曲、方言歌曲等,為觀眾呈獻一場充滿新加坡回憶的音樂饗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