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告亞當被判坐牢1年8個月又4周。(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年僅22歲的男子利用患帕金森症的祖母對他的信任,1年內將祖母5個銀行戶頭內共28萬新元的積蓄轉入自己帳戶,還謊稱存款遭詐騙集團掏空,甚至偽造警方文件企圖矇混過關。
《新明日報》報道,被告亞當前日在法庭上,承認一項失信和一項提供虛假口供的罪名,另一項偽造文件的控狀則交由法官在量刑時一併考量,判他坐牢1年8個月又4周。
長期掌握戶頭資料 祖母全無防備
案情指出,自2021年起祖母因病況和語言障礙,難以操作網上銀行系統,便將5個銀行戶頭的登入資料交予被告,請他協助處理包括繳帳單、網購及捐款等事務。
豈料,被告從2023年1月開始因貪念作祟,將祖母戶頭內的資金陸續轉入自己的帳戶,揮霍在個人生活開銷、購買電腦與印表機,以及沉迷線上遊戲上,直至當年12月為止,所有存款全數花光。
謊稱遭詐騙集團盜用 出示假信矇混
2023年8月,祖母察覺銀行存款從23萬新元降至19萬5000新元時曾詢問,被告稱會向銀行查詢,試圖安撫疑慮。
其後,他謊稱祖母銀行戶頭遭詐騙集團入侵,警方已介入調查並凍結帳戶,並提供兩封偽造的「警方信函」試圖圓謊。
不料,警方接獲祖母報案後展開調查,要求被告進一步說明信函內容,他最終承認撒謊並偽造文件。
調查顯示,被告在2023年間總共轉走28萬新元。截至今年4月7日,他僅償還10萬新元給祖母。
求情反怪祖母 控方斥毫無悔意
在求情過程中,被告竟責怪祖母把戶頭交由他管理,才會釀成事件,引起控方強烈不滿,指其毫無悔意,反對判處緩刑。
辯方則辯稱,被告因父親離世而患抑鬱症,加上年紀輕、沉迷手游才誤入歧途,懇請法官從輕發落。
主控官則指出,被告有預謀地偽造文件及隱瞞真相,精神報告亦未顯示他的情緒狀況與犯罪行為有關,強調他的行為並非一時衝動。
法官最終裁定此案屬嚴重罪行,不屬「年少輕狂」的範疇,拒絕接納緩刑監視建議,並作出上述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