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漲過一次之後,
新加坡的巴士和地鐵
票價又要漲啦!!!
從今年12月28日開始,成人乘客的公交車和地鐵票價將上調10分錢。學生、老年人和殘疾人等優惠卡用戶的票價則每次增加4分錢,而選擇月票出行的乘客則不受影響。
總體來看,此次票價平均上漲6%,略低於去年的7%。去年成人票價的調整幅度為每次增加10到11分錢。
為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
為幫助低收入家庭應對票價上漲,政府將提供公共運輸代金券。今年的代金券每張價值60新元,比去年的50新元有所增加。領取資格的收入標準也有所提高,從原先的每人月家庭收入不超過1,600新元提升至1,800新元。這項補貼預計將惠及60,000個家庭。
漲價原因解讀
1. 為什麼要漲價?
PTC表示,此次調整主要受到2023年核心通脹和工資增長的推動,但能源價格下跌部分緩解了壓力。
根據計算,2024年的票價最多可上漲18.9%,包括當年的3.3%漲幅和2023年延遲調整的15.6%。不過,PTC將漲幅控制在6%,以減少對通勤者的影響。
2. 為什麼票價每年都要調整?
自1998年以來,公共運輸票價每年根據特定公式進行調整。這是為了維持系統的財務可持續性,同時確保票價對公眾可承受。
票價調整公式綜合考慮了勞動力成本、能源價格以及運營成本的變化。這種機制可以讓運營商在提供可靠服務的同時,維持合理的財務狀況。
3. 票價是如何計算的?
票價調整公式每五年審查一次,確保適應公共運輸的實際情況和外部變化。
2023年,PTC引入了一項新的票價公式。除了核心通脹、工資和能源價格外,新公式還加入了一個固定的「容量調整係數」(每年1.1%),以反映因交通網絡擴展帶來的成本增加。例如,湯姆森-東海岸線的開通改善了連通性和旅行效率,這些都被計入了公式。
此外,新公式還調整了「生產力增長」的計算方式。過去的「生產力提取」直接與旅客分享收益,而如今的「生產力貢獻」通過減少0.1%的票價漲幅,鼓勵運營商提高效率以抵消收入減少。
4. 為什麼政府不能取消延期漲價政策?
延期漲價是為了分散因成本上升而帶來的經濟壓力。如果完全取消這部分政策,票價與運營成本之間的差距會擴大,最終導致需要更多納稅人的資金來填補缺口。
交通部長徐芳達在2023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中表示,凍結票價或取消延期漲價看似吸引人,但實際上是「不可持續且不負責任」的。
5. 新加坡的公共運輸票價
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從12月28日起,新加坡成年人乘坐地鐵或公交車的票價介於1.19新元(3.2公里以內)到2.47新元(40.2公里以上)。
相比之下:
香港:地鐵票價為0.82新元至7.40新元;公交車票價為0.75新元至1.68新元。
韓國首爾:地鐵票起步價為1.36新元,之後根據行駛距離增加。公交車票價為1.16新元至2.90新元。
日本東京:地鐵票價為1.60新元至3新元,公交票價統一為1.84新元。
澳大利亞雪梨:尖峰時段地鐵票價為3.70新元至9.10新元,公交票價為2.80新元至4.90新元。
可以看出,新加坡的票價在全球範圍內仍處於相對適中的水平。
6. 政府將如何幫助公眾應對漲價?
為緩解低收入家庭的經濟壓力,政府將發放價值60新元的公共運輸代金券。每月家庭人均收入不超過1,800新元的家庭可以申請這項補貼。
此外,從12月28日起,月收入不超過3,000新元的工人將可以申請低收入工人專屬的混合優惠通行證,每月只需96新元即可無限次乘坐除特快巴士外的所有公共運輸工具。這個收入門檻從原來的2,500新元提高,更多人將受益。
同時,剛畢業的學生還能在畢業後繼續享受四個月的優惠票價,幫助他們順利過渡到新的學習或工作階段。
通過控制漲幅、發放代金券及提供優惠通行證,政府和PTC正在努力平衡公共運輸系統的財務可持續性和通勤者的經濟承受能力。
不光是公共運輸
其實新加坡到處都在漲價
唯獨不漲的
可能只有工資了(bushi)
對於日益增長的生活開銷
你有什麼話想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