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匯廣場對面的巴士站因設計不理想挨批。(圖:TODAY)
百匯廣場對面最近增設的巴士站設計挨批,乘客申訴柱子擋住視線,坐下就看不清即將到站的巴士,交通部長徐芳達發文解釋這個設計,並表示已經指示陸路交通管理局探討如何改善。
根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TODAY報道,這個巴士站設在上個月底剛啟用的湯東線馬林百列地鐵站二號出口外,在這個地鐵站通車前不久剛啟用。
由於巴士站前有一排柱子,乘客坐下候車時,無法看到即將到站巴士,也有乘客申訴這些柱子妨礙他們上下車,尤其是推著推車或嬰兒車的乘客。
可安裝攝像頭 方便乘客看到往來車輛
根據徐芳達前天(6日)在Facebook發布的帖文,陸交局向他解釋,支撐起巴士站頂蓋的這些柱子之所以在巴士站前方,而不是像其他巴士站那樣,位於巴士站後方,是因為巴士站後方的地面下方有溝渠。如果把柱子建在巴士站後方,那將會對之後必須進行的維護工作造成阻礙。
徐芳達指出,陸交局也有考慮把巴士站設在其他地點,但最後決定保留這個地點,方便乘客往返地鐵站。
徐芳達承認這樣的安排意味著乘客坐下來就看不清即將到站的巴士,但他指出,在科技的輔助下,無法直接看到不代表看不到。
他舉例說,當局可以考慮安裝攝像頭,通過顯示屏讓候車乘客看到來往車輛,即使坐著候車也可以看見即將到站的巴士,有時間準備上車。
他已經指示陸交局考慮這個建議以及其他解決方案,讓這個巴士站的使用體驗更佳。
如果這個做法可行,陸交局也可以在面對相同局限的其他巴士站這麼做。
巴士站分兩個候車處 引起乘客混淆
此外,這個巴士站特別長,有兩個候車處,這也令一些乘客感到混亂,搞不清楚哪些路線的巴士會在哪個候車處停靠。
徐芳達說,陸交局這麼做是為了加快上車速度,因為這個巴士站有很多巴士停靠。如果沒有區分開來,乘客上車可能需要走得更遠。
他理解陸交局這麼安排的理由,而陸交局也會改善巴士站的指示牌,讓乘客們更清楚應該到哪裡等車。
他說,陸交局將在完成檢討之後再分享如何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