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來新加坡工作、學習和定居的中國朋友越來越多,不少向我諮詢了解有關新加坡醫療保險的事宜。在他們看來,網上信息繁雜,不知如何甄別,不清楚哪些是必備的保險,哪些是可買可不買的,哪些是適合留學生的,哪些又是適合新移民的……
就上面的這些疑問,我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新加坡的醫療類保險,並註明適合的人群,希望能幫大家避坑,買到適合的保險,把保障做好,畢竟在新加坡,若沒有保險,簡直是如履薄冰。
先說最重要的保險,甚至沒有之一,那就是住院險
住院險,確切地說,是住院手術險,它保障的住院和手術(含日間手術),以及住院或手術前後的門診花銷。
就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而言,政府的基本醫保終身健保(MediShield life)的保障額度相當有限,每年理賠頂限為15萬新幣,也僅限B2和C級以下病房才能享受到高額的理賠。所以,非常有必要額外購買商業保險的住院險,來提升保障範圍和額度。
就持工作簽證、學生簽證和長期准證的外國人而言,完全享受不到政府的基本醫保,配置商業保險公司的住院險,就更加有必要。
商業保險公司的住院險,最高可覆蓋本地所有公私立醫院(可只保公立醫院),每年最高有200萬新幣的理賠頂限。如配置有附加險,那麼報銷比例可達95%,同時每年的自付頂限為3000新幣(癌症理賠稍有不同)。 適合人群: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外國人

第二,意外險,是住院險的重要補充
意外險保障的是因意外造成的身故或身體傷害,而產生的醫療費用,如意外扭傷、食物中毒、動物咬傷、登革熱以及小朋友手足口等等。
如果因意外跌倒造成骨折,但又不夠住院或手術條件,那麼是不能通過住院險理賠的,這時意外險就可以發揮作用,看診、X 光等檢查費用,都可通過意外險來理賠。同時,意外險也可以覆蓋推拿或按摩(意外原因)等中醫門診的報銷。另外,意外險保費便宜,每年100-200新幣左右,性價比很高。
適合人群: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外國人
第三,重疾險,非常重要的收入補償險
在新加坡,若患上癌症、中風等重大疾病,一般情況下,3-5年內是不能工作的,或不能全職工作,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若恰好又是家中的主要收入來源,每月房貸、養育孩子費用以及吃喝拉撒,都是固定開銷,沒有了收入,對家庭的影響是致命性的。
重疾險的更大作用是收入補償,投保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可獲得一筆理賠款(保額一般建議是3-5年的收入),可用來應付患病期間的日常開銷,也就沒有了經濟方面的後顧之憂,可更安心的養病和康復治療。
重疾險對小朋友來說,也相當有必要,一方面小孩子年齡小,保費更低,同時長期累積下來,後期的收益更高(終身重疾險);另一方,小孩子若患病,父母需要陪孩子看病治療,必然有收入損失,有了重疾險的賠付款,大人也能更安心陪同孩子做更好的康復治療。
另外,新加坡重疾險是全球受保,如留學生和持工作準證的外國人配置,過後若選擇會去其它國家工作、學習或生活,同樣受保。
適合人群:適合工作人士和小朋友

第四,壽險,一個保障家人的保險
壽險,顧名思義,保障的是人的生命,以身故為賠付條件。在華人傳統觀念里,不少人對「死亡」這個詞避而不談,然而當意外或死亡風險真的來臨的時候,尤其是家中的頂樑柱,那麼對一個家庭的影響是災難性的,甚至是難以承受的。
所以,對於家中的經濟支柱來說,健康的時候,配置一份壽險,是相當有必要的,如果某一天出現意外(任何人都不希望發生),保險公司按保額賠付,可以讓家人繼續好好生活。
壽險,也兼具財富傳承的功能,畢竟人總有過世的一天,那麼在自己經濟比較富餘的時候,配置一份壽險,也是將來留給孩子的一筆財富。比如指數型萬能壽險(IUL),既能保障身故,又具有投資的屬性,同時可以財富傳承,近些年越來越受歡迎。 適合人群:適合有家庭的工作人士(家中頂樑柱)

第五,長期護理險,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醫療險
2020年10月,新加坡政府推出終身護保CareShield Life全國保險計劃,強制年滿30歲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加入,以確保有嚴重殘障者有基本的保障。
據衛生部演算,每兩個65歲的健康新加坡人中,會有一人在餘生陷入嚴重殘障,可能需要長期護理,重度殘障的國人患病時長中位數為4年,每10名重度殘障者中,約有3人的患病時長會達到10年或更久。
終身護保計劃下,若無法進行六項日常活動中的至少三項,即沖涼、進食、如廁、穿換衣服、手腳移動和走動,受保人終身可每月獲得護理金。在終身護保基礎上,商業保險公司推出了升級款的計劃,可獲得更多的護理金賠付,在保費支付方面,可使用Medisave支付(每年最高600新幣)。
適合人群:僅限30歲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