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
時間真的需要
精打細算
今天
幸福來補補作業
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關
新加坡的
經濟
---------------------
我可愛的分割線
經濟

1965年獨立以前
新加坡為英國海峽殖民地的首都
是英國當時於東南亞最主要的
海軍基地
新加坡海軍基地擁有當時
世界最大的干船塢

隨著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
帶動全球貿易迅速成長
新加坡成為世界主要貿易據點
新加坡港也成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於獨立前的1965年
新加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11美元
居東亞國家第三位
不過雖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第三
但當年的東亞和東南亞除日本外
幾乎都是未開發國家
狀況和今日的非洲相似
故511美元在當年
不只是
比南非共和國和北非的利比亞低
也不如中南美洲的
委內瑞拉、阿根廷
更只有約歐洲富裕國家的20%~30%
因此即便是東亞東南亞第三高
但概念上其實和
今日的「非洲第三」相似
所以當時新加坡仍屬於貧窮經濟體

自馬來西亞獨立後
新加坡政府始得
以自由主導經濟發展方向
外商直接投資、李光耀、吳慶瑞及
荷蘭經濟學家阿爾伯特·魏森梅斯的
國家主導經濟政策刺激了經濟成長

今日的新加坡是
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已開發國家
國民所得至2013年為止
已是遙遙領先東南亞周邊各國
至少有六倍以上的差距
如果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話
購買力平價
新加坡更在全球最富有國家內
名列第四

1965年獨立後
新加坡經濟迅速成長
使之逐漸發展成為新興的已開發國家
並因此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在重工業方面
主要包括了區內
最大的煉油中心、化工、造船、
電子和機械等
擁有著名的裕廊工業區

國際貿易和金融業
在機場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是亞洲最重要的
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

此外
新加坡也是亞洲的區域教育樞紐
每年吸引不少
來自中國和馬來西亞等地的
留學生前來升學
為國家帶來豐厚的
外匯和吸納許多人才

旅遊業也在總體經濟結構中
占重要比例
遊客主要來自
日本、中國、歐美地區和
東南亞其他國家

早期的新加坡是個眾多跨國公司
在東南亞投資的首選地
得益於新加坡穩定的政局、
廉潔高效的政府
以及較低的成本
但是隨著人力成本的提高
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工商發展
新加坡的這些優勢逐漸喪失
許多工業、製造業紛紛外遷

然而受限於自身環境
易受全球經濟蕭條影響
尤其2003年肇於SARS因素
新加坡當年GDP負增長率達2.2%
迫使政府
開始考慮其他的發展政策
新加坡政府長期鼓勵私人創業
以及依靠中國的崛起
調整經濟結構
鼓勵企業
到新興工業國家拓展投資
但還未見成效。

成立於1974年的淡馬錫控股
是新加坡政府
所全資擁有的幾家公司中
知名度最高的
卻始終保持神秘
自成立起到2004年9月期間
從未公布過財務報表
作為豁免私人企業
淡馬錫控股不必像上市公司一樣
公開每年的財務報表
因此一直以來
對該公司的傳聞都不斷

該公司掌控了包括新加坡電信、
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
新加坡地鐵、
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
新加坡電力、
吉寶集團和萊佛士酒店等
幾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
營業額最大的企業
此外
該公司也參股新加坡兩家媒體
——新加坡報業控股和新傳媒
因此可能間接進行言論管制

曾有國外媒體估算
淡馬錫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市價
占到整個新加坡股票市場的47%
可以說是幾乎主宰了
新加坡的經濟命脈

也因如此
新加坡的經濟模式被稱作是
「國家資本主義」
即通過國家控制的
私人企業來進行投資
主導以私營企業為主的
資本市場。

淡馬錫控股除了
投資新加坡本地市場外
也把亞洲市場和已開發國家市場
視為投資終點
目前大約一半的資產是在
新加坡以外地區

其中主要的投資包括馬來西亞電訊、
印度的ICICI銀行、
澳大利亞第二大電信公司Optus

近年來該公司加大了
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對中國的首家私營銀行民生銀行
表現出興趣

2010年11月1日
淡馬錫控股宣布注資4億美元
入股巴西石油與天然氣服務公司
Odebrecht Oil and Gas,
簡稱OOG
將持有該公司14.3%的股權
Odebrecht是拉丁美洲
最大的建築工程公司
旗下石油與天然氣服務公司
自1950年代起即
持續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
維持夥伴關係

《經濟學人資訊社》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2014公布最新「全球生活費用調查」
(Worldwide Cost of Living Survey)
因新元強勢和物價上漲
新加坡成為全世界
對外派人員和商務客來說
生活費用最昂貴的城市

但《經濟學人》所調查的對象為
「外派人員和商務客」,
兩類人士的消費商品
偏向高端奢侈產品
而對「一般市民而言」
根據《亞洲競爭力研究所》所發布的
『城市生活費指數』
新加坡的2015年
一般市民生活費排名為全球48名

---------------------
我可愛的分割線
產業

新加坡主要出口品項(2014年)
新加坡擁有數項表現突出的產業
新加坡為世界第三大
外匯交易中心及
亞洲第一大外匯交易中心
賭博市場位居第二
為第三大煉油及交易中心
鑽油平台製造及
船舶修復則居第一
且為世界最大物流樞紐

新加坡產業多元
以金融業、製造業、煉油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