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日訊)新加坡今日舉行第14屆全國大選,逾262萬名選民將在選票箱前決定,要讓人民行動黨團隊帶領全民迎戰風雨,還是把更多空間留給工人黨為首的反對陣營,推動國會繼續走向多元。
據《聯合早報》報導,本屆大選有11個政黨的204名候選人和兩名無黨籍人士,競逐全國32個選區的92個席位;這也是1963年以來,最多人參加的一屆大選。
本屆大選也是原任總理黃循財,首次以行動黨秘書長身份領軍。
本屆大選最主要的論述之爭,是執政黨強調須組成最強領導團隊來應對外部的不穩定局勢,已有4位資深部長隱退,不能因為輸掉幾個集選區,再失去數位部長;工人黨和新加坡前進黨等反對陣營則認為,國會中須有多元聲音,才能避免集體盲思出現。

選舉局預計會在投票結束後的兩個小時,即晚上10時左右,陸續揭曉抽樣計票的結果。正式計票結果則大多會在午夜後公布。
馬林百列—布萊德嶺集選區的5個議席,已因沒有在野政黨挑戰,由行動黨候選人直接當選。其餘選區的選民,會在全國1240個投票站,選出代表他們的政黨和代議士。
選民可在早上8時至晚上8時,前往投票卡上指定的投票站投票;另有1萬7237名海外選民通過郵寄方式,或分別到10個海外投票站行使投票權,一些海外選民則因時差關係,昨日已完成投票。
海外選票會集中點算,但本土選票的點算工作在3日深夜或4日凌晨完成時,如果其中一名或一組候選人領先的票數多於該區海外選票的總數,選舉官韓國元可直接宣布這名或這組候選人當選。
本次大選有5個選區爆發多角戰,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共有4個政黨角逐、且捲入境外人員試圖影響本屆大選風波的淡濱尼集選區,涉及行動黨、工人黨、國民團結黨,及人民力量黨。
上演三角戰的是單選區拉丁馬士和波東巴西,以及五人集選區宏茂橋和三巴旺。
熱點戰區方面,還有工人黨強攻的榜鵝集選區和惹蘭加由區,以及前進黨以「孤注一擲」排陣、輔以政壇耆宿陳清木醫生「最後一戰」論述的西海岸—裕廊西集選區。
選區範圍未有變化,上一屆大選差距甚微的武吉班讓區,也再次出現行動黨連榮華與民主黨主席淡馬亞教授的君子之爭。
除馬林百列,行動黨也競逐其餘全部92個議席,工人黨則派出26名候選人,競逐五個集選區和三個單選區的席位。其他參選政黨是紅點同心黨(15人)、前進黨(13人)、人民聯盟(13人)、新加坡民主黨(11人)、國民團結黨(10人)、人民力量黨(10人)、新加坡人民黨(5人)、新加坡統一黨(5人),及新加坡民主聯盟(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