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發表的《2024年全球競爭力年報》,新加坡超越瑞士和丹麥等國,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這也是2020年以來,新加坡首次在67個經濟體中排名第一。

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在LinkedIn上發文說:「隨著技術設施、商業立法和勞動力市場的改善,新加坡在國際貿易和投資方面的經濟基礎繼續顯示韌性。作為一個小型經濟體,新加坡必須不斷抓住新的增長機遇,提高勞動力技能並轉型,以保持競爭力。」
從上世紀末的「亞洲四小龍」,到如今的「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一直以來,扼守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憑藉穩定的政治環境,安全的投資環境,強大的吸金能力源源不斷地吸引著跨國企業定址在新加坡。

華爾街日報官宣,要把亞洲總部從香港搬來新加坡;
蘋果官宣,投資超過2.5億美元,擴充在宏茂橋的設施園區;
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2023年官宣,亞洲總部要搬來新加坡;
谷歌公布,在新加坡投資累計達50億美元;
德國西門子2023年宣布,向新加坡投資2億歐元建新廠;
渣打銀行6月官宣,在新加坡設立首家全球基金管理公司。
跨國企業都愛新加坡。最簡單,最直白的一個原因就是新加坡以低稅聞名全球。

與香港一樣,新加坡有著在全球範圍內都算得上低的公司稅稅率。香港的企業稅率為16.5%,新加坡為17%。
從表面上看,似乎香港要更勝一籌。但是,新加坡對於促進跨國公司在當地設立辦事處與區域中心這件事上十分上心,使得局面變得有些不同。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專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優惠,包括區域/國際總部計劃計劃(IHQ/RHQ)、特准國際貿易商計劃(AITS)等等。在17%的基本企業稅之下,只要企業在新加坡設立國際總部或區域總部,那麼,就只用按照10%至15%的稅率繳納企業稅即可。

而現在新加坡為吸引更多跨國企業紮根本地,更是推出了新稅務獎勵計劃。
新加坡將從2025年起實行15%全球最低實際稅率。並且還推出了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以及增添了多個稅務獎勵計劃的額外優惠稅率。
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計劃指的是:跨國企業進行新設施投資、設立數碼服務、專業服務和供應鏈管理領域的業務、進行研發工作,以及實施去碳化方案等,所涉及的開支可獲得可退還的投資稅收抵免。
同時,在額外優惠稅率級別下,金融與財政中心計劃(Finance and Treasury Centre,FTC)原本為合格公司提供8%的優惠稅率,現增加一項10%的優惠稅率。飛機租賃計劃(Aircraft Leasing Scheme)也是如此。

發展擴展獎勵(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Incentive)、智慧財產權發展獎勵(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Incentive),以及全球貿易計劃(Global Trader Programme),原本有5%和10%的優惠稅率,現增加15%的優惠稅率。
感興趣的投資人士可以在財政部或民情聯繫組(REACH)網站查閱有關公眾諮詢文件。

這麼直白,簡單,豪橫的稅務減免,怎麼能不吸引全球的跨國公司來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