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大量「干火藥」資金等待投資

在過去的兩年裡,雖然全球的起步公司遭遇了資金的嚴冬,但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卻看到了一線希望。他認為,儘管市場環境嚴峻,仍有大量已經募集但尚未投入的「干火藥」資金,這些資金正等待著投向有潛力的創新企業。
——王瑞傑
4月17日周三,王瑞傑在第三屆亞洲創業論壇(Founders Forum Asia)上分享了他的觀點並強調,創業者和他們的起步公司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他們為解決各種挑戰提供了新穎的思維和創新的解決方案。

他的觀點得到了實地考察的支持。在過去兩年中,王瑞傑訪問了美國、日本、瑞士和德國,親眼見證了當地起步公司的活力。這些公司正在為全球性的問題,如去碳化、老齡化和糧食安全,開發前沿的解決方案。
王瑞傑表示,這為實現更綠色、更健康、更令人滿意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科學和技術的突破點。
儘管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高利率環境、以及大國間的競爭導致了保護主義的抬頭,給起步公司的資金籌集帶來了挑戰,但王瑞傑對他們的未來保持樂觀。
特別是早期階段的科技公司,仍然能夠吸引投資,投資者對深度科技領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提到,去年新加坡的深度科技投資交易量增長了30%,有大量「干火藥」等待部署到創新型的起步公司和企業,即那些可隨時用於投資的現金或流動資產,正待投向具有創新精神的初創企業。這顯示出市場對創新型起步公司和企業的大量未釋放潛力。
亞洲經濟擁有穩健基礎
亞洲經濟的穩健基礎為王瑞傑副總理的樂觀態度提供了堅實支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亞洲經濟將增長4.5%,這一數字占全球增長的三分之二。
他強調,東協國家正在積極促進數字經濟的增長,預計到2030年,數字經濟規模將擴大兩倍,達到1萬億美元。目前正處於協商階段的東協數字經濟框架協議(DEFA)將成為全球首個區域級數字協議,它將進一步促進東協經濟體的融合。
王瑞傑副總理認為,考慮到這些積極因素,只要能夠有效把握機遇,初創企業的未來將是光明的。

新加坡作為亞洲的重要金融中心,目前擁有大約400家風險創投公司,是五年前的兩倍。去年的風險投資額超過80億元,占東南亞地區風險投資的三分之二以上,這些數據充分體現了新加坡乃至整個亞洲地區創業生態的活力和潛力。
在星期三的活動上,超過250名科技「獨角獸」創辦人、風險創投和企業總裁等出席,共同探討亞洲創業的未來。王瑞傑總結道:「綜合這些積極因素,只要我們能夠抓住機遇,起步公司的前景無疑是非常樂觀的。」
新加坡創業公司SG創始人計劃

Startup SG Founder(SSGF)計劃通過提供指導和財政支持,鼓勵和支持有抱負的首次創業者創辦自己的創新企業。
通過 SSGF,首次創業者可以獲得經認證的導師夥伴( Accredited Mentor Partners,簡稱AMP)提供的創業資金和指導,這包括推介培訓、與投資者和企業建立聯繫的機會、以及秘書和會計支持。
從 2024 年 4 月 1 日起,EnterpriseSG 將按照 1:1 的比例支持所有成功的創業資助獲得者,資助金額範圍從 20,000 新元起步。申請人必須與各自的 AMP 合作,並向 EnterpriseSG 提交申請,然後,申請人必須按照與他們申請的贈款金額 1:1 的比例向初創公司注入共同匹配的實收資本。
聯合匹配資本也可以來自 AMP/第三方對初創公司的投資(例如可轉換/SAFE票據),以代替實收資本。申請人在向 EnterpriseSG 提交申請時,必須在 ACRA Bizfile 上以實收資本的形式提供至少 50% 的共同匹配資本。
SSGF 計劃的資格標準將從 2024 年 4 月 1 日起進行調整。新的計劃參數將鼓勵首次創業者創辦初創企業,並結合非首次創業者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新計劃還將允許不同類型的創始人(例如研究人員、科學家、工程師 (RSE) 和連續創業者)作為創始團隊的一部分兼職參與。
***
WIE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科技創新服務平台,致力於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國際化的科技創新與管理諮詢服務,幫助中國科技企業以新加坡為出海第一站拓展東南亞及國際市場,同時幫助東協及其他海外國家企業以新加坡為支點拓展中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