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屋的新加坡,也有可憐的街頭露宿人

2022年08月16日   •   9576次閱讀

不再以街為家

新加坡組屋制度世界聞名,開創者李光耀奉行居者有屋。但新加坡是不是沒有無家可歸者。其實不然,在現實生活中,新加坡也有流浪漢,街頭露宿的人數最高峰曾高達千人....

每每提到新加坡,一切看似都是光鮮亮麗的,但在疫情之下,露宿街頭的人數直線躥升4倍!隨著日漸增高的通貨膨脹,物價高漲,租金更是不斷攀升,未來預計露宿街頭的人將會更多。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在2019年公布本地首個街頭流浪者人數統計,去年進行第二次統計後發現,本地無家可歸者人數達約1036人,比2019年減少7%,整體情況變化不大。

政府部門也在不斷致力於改善這種情況。

冠病病毒阻斷措施實施期間,政府呼籲人們在無必要情況下避免外出,加上一般公眾對露宿街頭者的意識提高,更多街友轉移到庇護所。

另一方面,街頭流浪者的分布情況發生了一些轉變。不少原本在商業建築棲息的街友,轉而露宿住宅區如組屋底層、涼亭、遊樂場,以及咖啡店和小販中心。市區一帶雖仍有最多街頭流浪者聚集,但人數的比率從2019年的23%,減至去年的12%。

調查指出,一個可能因素是更多街友在疫情期間選擇露宿在較少人注視的場所。

最新報告也指出,街頭流浪者仍以男性為大多數,約45%年齡在50歲或以上,約49%是華人。

約200名義工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走訪1萬2000座組屋,以及公共場所與商業場地,記錄有多少無家可歸者在街頭露宿。

研究員首次將臨時庇護所的住戶人數統計在內,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本地人無家可歸的問題。

儘管如此,無家可歸的形式卻有顯著改變。此次調查顯示,有更多街友從露宿街頭轉為寄宿庇護所。

冠病疫情期間的防疫限制以及援助渠道增加,促使更多街友暫別街頭。本地最新調查顯示,去年有420名街友寄宿臨時庇護所,人數是2019年疫情前的超過六倍;露宿街頭者則有616人,比疫情前銳減41%。

臨時庇護所

也有更多的人住入臨時庇護所,這是幫助這個群體離開風餐露宿的第一步。

「在不同弱勢群體當中,街友可說是距離主流社會最遠的一群。他們一般選擇把自己隱藏起來……疫情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援助組織能夠同街友接觸和建立聯繫,社工也就可以向他們介紹援助服務,其中有些人最終住進了租賃組屋。」

去年有420名街友寄宿臨時庇護所,人數是2019年疫前的六倍以上;露宿街頭的則有616人,比疫前銳減41%。

而要對無家可歸問題找到長期解決方案,政府應讓這類臨時寄宿的安排更固定和制度化,也須在政策上做出調整,包括住房政策。

這個調查深入訪問了51名臨時庇護所住戶。研究員發現,他們無家可歸有幾個共同原因,包括與家人關係破裂而無法同住、工作與收入不穩定以及工資低;這些導致他們生活困難,包括付不起公開市場的房租等。也有不少街友之前通過單身者聯合住房計劃申請到租賃組屋,但因和室友合不來,而無法繼續居住。也有人聲稱是文件不齊全等因素,導致他們申請不到租賃單位。

有人認為,單身者聯合住房計劃很多時候直接導致了無家可歸,他因此建議取消這個計劃,改而進一步放寬申請租賃組屋的收入頂限,並且將無家可歸列為申請租屋的合格條件之一。

至於租賃組屋的單身者聯合住房計劃(Joint Singles Scheme,簡稱JSS),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指出,這個安排是為了讓國家發展部和建屋發展局儘可能幫助更多需要住房的人。建屋局不會單憑收入條件拒絕租賃組屋申請,而如果弱勢者沒有其他住房選項,當局也會批准他們的申請。

考慮到有些單身者面對申請租賃單位的問題或無法與室友共住租賃單位,建屋局近年對單身者聯合住房計劃做出一系列調整和改善。這包括推出單身者聯合住房計劃試點模式,讓找不到室友合租的單身者,也能單獨申請租賃組屋。

此外,建屋發展局也委任社會服務機構管理有關試點計劃,為有需要的租戶配對室友,以及解決室友之間的糾紛。政府正在評估試點計劃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要進一步擴大。

報告也建議政府機構採取整體協作方針,包括更主動找出面對住房問題的居民、協助低薪員工爭取更高收入,以及為弱勢群體提供足夠的公共援助金。

過渡性庇護所

2019年7月由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啟動的露宿者夥伴援助網(PEERS Network),至今援助了1300名街友。在病毒阻斷措施期間,由教會、回教堂等機構開放給街頭露宿者的社區安宿處(簡稱S3P)從原本的七個,一度激增至40多個。隨著疫情趨穩和社團恢復活動,安宿處減少,目前有約20個,援助約100名街友。

此外,由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資助的過渡性庇護所(transitional)目前有六所。自2020年4月,過渡性庇護所和社區安宿處有超過680名住戶在接受援助後,轉移至更固定的住房安排。

世界越躁動,人們越需要安定的棲身之所。

為街友們安排住所,其實不光是一個安身之處,其實也在幫他們『處理』的是人生,每個人露宿街頭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故事,在幫助他們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

本地又過渡性庇護所(transitional shelter)與緊急庇護所(crisis shelter)。前者由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資助,作用是為無家可歸或有家歸不得者和家庭提供短期住宿與社工。我國目前有五個過渡性庇護所,其中兩個是在今年1月成立,受惠者包括在阻斷措施期間接受庇護的人。

過渡點有56個單位,包括可住六人的三房單位,以及床位之間有隔板可住兩個人的一房單位。

新希望社區服務組織管理的「過渡點」,就是最新成立的過渡性庇護所之一,居住期限為半年。這裡有56個單位,包括可住六人的三房單位,以及床位之間有隔板可住兩個人的一房單位。「過渡點」最多可容納250人,目前寄宿者為140人,九成為男性,不少是受僱人士;65%的年齡在55歲及以上。

有一些街友原本住在外國的新加坡人。他們受邊境管制影響無法回家,措施放寬後應該就可以回到國外的住所。

緊急庇護所

還有一些緊急庇護所的服務對象是家暴女性受害者與親人,住宿期限一般為三至六個月。本地四個庇護所的年均家暴受害案例總計約180個。

新加坡婦女組織理事會(簡稱SCWO)從1999年3月開始經營緊急庇護所Star Shelter,宗旨是不分種族、宗教或國籍,為遭受家暴的婦女與她們的孩子提供安全的短期住宿。

在Star Shelter寄宿的婦女較多屬於低收入族群,家庭承受經濟壓力,可能導致更多摩擦;收入較高的婦女可能會偏好自己租房;近年也有較多持長期探訪准證(LTVP)的外國人尋求庇護。

「她們在本地缺乏親人與社會支援,因此比較容易被攻擊。加上語言不通,遭受家暴時也不容易求助。」

幫傭和客工收容所

本地也有兩個民間發起的客工援助組織「情義之家」(HOME)與「客工亦重」(TWC2)以各自的方式為備受困擾的外籍工人提供庇護。前者從2004年創辦至今就設立了收容所,TWC2七年前正式推出Project Roof(「屋頂企劃」),資助受工傷或被拖欠薪資後被迫自己找住宿的客工。

在HOME設立幫傭收容所之前,遇到困難的幫傭不易找到棲身之處,因為她們的「房東」就是僱主,而且所遇到的困難往往和僱主有關。

「最常見的問題是僱主拖欠薪資,禁止幫傭休息,或要她們在休息日工作卻沒有給與賠償。此外是飲食分量太少,或是僱主沒收手機,禁止她們聯絡親人。當然也有暴力對待的問題,暴力不一定是動手,言語上的辱罵也是暴力。幫傭來到我們這裡時,往往已經走投無路,忍無可忍。」

幫傭的國籍和文化背景各異,為確保人人得到尊重,大家和睦共處,HOME清楚列明條規,例如共用廚房會根據國籍安排使用時段。

收容所也提供輔導及實用課程,如英語和裁縫,助幫傭掌握更多技能。為免暴露寄宿者的身份,受訪機構提供的照片大多空無一人,從圖片上看不出庇護所濃郁的生活氣息,還有寄宿者的努力與堅毅。

居者有其屋,希望不僅是一句口號。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721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