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14日報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仍可能由於免疫反應持續過盛,而導致血栓風險增加,因此更容易引發心臟病、中風或出現器官衰竭症狀。

圖片來源:網絡
研究人員對30名新冠肺炎康復者、24名健康人士以及20名不曾確診新冠肺炎的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進行血液檢測,發現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管受損程度較高,排出的內皮細胞是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兩倍。
這表明,即使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病毒已經消除,身體仍產生大量可啟動免疫反應的細胞因子,血液里也存在異常大量的免疫T細胞,「這可能導致血管受損發炎,血管屏障出現漏洞。這時身體會產生啟動血栓的因子,如果血栓嚴重,對患者將有毀滅性的影響,如心臟病發作和中風。」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患者康復後免疫反應仍處於過度活躍狀態的原因。
今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修改臨床管理指導原則,針對血栓形成,建議讓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低劑量抗血凝固藥物。(總台記者 鄧雪梅)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