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和永久地契怎麼選,是新加坡樓市經久不衰的話題。有買家只買永久,有的覺得投資99年更划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主要是分析的角度不同,就好像盲人摸象,只是自證預言自己關心的那一部分。
我列出了下面六個維度,分別從入場價格,地點選擇,集體出售潛力,租售比,價格漲幅以及永續傳承性,橫向對比永久地契和99年地契,買家們可以對號入座,各取所需。

其它點都很好理解,接下來的文章我會解釋兩點通常買家常有的疑問,第一是兩者過去十年房價的漲幅對比,第二是科學解釋大家最關心的99年的貶值問題。
房價漲幅這一塊,我想有必要用數據來說明一下,下面列出了從2013年3月到2023年3月這十年間,99年 vs 永久地契的價格漲幅對比,細分到全島,1環CCR,2環RCR,以及3環OCR。
永久vs99年,10年價格走勢圖(全島)

全島範圍來看,過去10年永久地契的漲幅為45%,99年地契為78%,99年的更高。不過截止至2023年3月,兩者的價格已經很接近,永久的平均單價為2182新幣每平尺,99年的為1925新幣每平尺,價差257新幣每平尺。

永久vs99年,10年價格走勢圖(1環CCR)

細分到1環,主要就是指的9區烏節路,10區武吉知馬,11區紐頓。過去十年該片區永久漲幅37%,99年漲幅47%,差距不大。其實看圖可知,2021年之前,兩者的價格很接近,只是在2021年之後,1環的永久漲幅較大,和99年逐漸拉開距離。

永久vs99年,10年價格走勢圖(2環RCR)

2環的永久地段主要在東海岸,加冷等片區,過去十年該片區永久漲幅為23%,99年漲幅為53%,差了一倍有餘。和1環不同的是,2環的永久過去幾年價格漲幅不如99年,甚至均價出現了倒掛。截止2023年3月,2環永久均價1950psf,99年均價2242psf。

永久vs99年,10年價格走勢圖(3環OCR)

最後看3環OCR,過去10年,3環永久漲幅46%,99年漲幅104%,也是差距一倍有餘。近幾年99年的漲勢也是吊打永久,均價同樣是出現了倒掛現象。3環永久均價1874psf,99年均價1908psf。

由上可得出基本結論,在過去十年,永久地契房產的總體漲幅低於99年房產。其中,1環的永久地契更為保值,和同地段99年房產漲幅接近;而2環和3環的永久地契漲幅,顯著低於同地段的99年房產。
99年地契的年限貶值問題
然後談談大家最關心的年限貶值問題,99年對永久的最大劣勢,其實就是隨著年限的貶值問題,隨著時間的流逝,同一個片區,99年地皮的永久地皮的實際價值如何?我們可以用經典的Bala Table來解決這個問題。
Bala Table表示的是,在99年的時間跨度里,隨著時間流逝,99年地皮相較永久地皮的真實價值百分比(註:不是價格,是價值,價格需要加上markup)。由圖可見,貶值不是線性的,而是拋物線,越是早期,斜率越緩,貶值也就越慢,越到後期,斜率越抖,貶值越快,
簡單粗暴的說,對於99年地契而言,頭30年的價值,是遠遠高於最後30年的價值。所以儘量不要買99年的老房子,除非你想碰運氣試試enbloc,當我沒說。


(99年地契時間貶值表)
結論
99年對永久,該怎麼選,其實沒有定論,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主要還是看自身需求,以及未來規劃。如果是追求漲幅,將來會有置換打算的,那麼99年是可以優先考慮的;如果是不想折騰,偏好市中心房產,並且把房子當做大額資金蓄水池,那麼永久是優先考慮的。最後的最後,房子除了投資屬性,更重要的應該還是自住屬性,住的舒服最重要,其它的都是次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