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螞蟻製圖)
作者 侯佩瑜
紅螞蟻今天算是漲知識了,原來經濟學家除了會以各種凡人聽不懂的理論來分析經濟走向,還能通過口紅、內褲、紙箱、濕疹膏和香檳的銷量,甚至是裙擺的長度來評估當前經濟的健康狀況,甚至是預測世界經濟是否陷入了不景氣。
聽起來很荒謬,有點不太靠譜吧?
紅螞蟻沒騙你。經濟學家真的會追蹤上述用品的消費趨勢,來評估經濟走勢。
例如,名為「唇膏指數」的指標就顯示,當經濟不景氣時,人們就會購買更多的「小樣」奢侈品,比如口紅。
「口紅指數」(Lipstick Index)

位於中國上海的雅詩蘭黛門店。(彭博社)
「口紅指數」一詞由美國化妝品公司雅詩蘭黛(Estee Lauder)前主席Leonard Lauder提出。
他在2000年初發現,科網股泡沫爆破導致經濟衰退時,美國口紅的銷量竟然逆勢增長!
對此,經濟學家給出的解釋是,即使經濟不景氣,人們仍會有強烈的消費慾望,但會減少大件奢侈品如名牌包包和名貴衣服的消費,轉而購買相對不會讓他們「大出血」的名牌唇膏。
口紅作為奢侈品的入門款,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安慰」作用,又是一種可負擔得起的享受。
雅詩蘭黛過後持續追蹤這個「口紅指數」,留意零售商各種品牌口紅的銷售量,包括Stila、Origins以及MAC等。
口紅銷量增加,意味著整體的經濟陷入衰退的先兆。而過往多次的歷史驗證似乎都證明了「口紅指數」還挺奏效的。例如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2008年的金融海嘯等時期,口紅銷量都比平時翻了一番。
口紅指數不再是可靠指標?
不過,有巿場研究公司指出,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口紅指數的「經濟寒暑表」作用,可能已經失靈,「指甲油指數」如今已經默默取代了口紅指數,成為新的「經濟水晶球」。
2008年出現金融危機時,女士普遍收緊荷包,減少較大的開支,例如不再光顧美甲店而是選擇自行購買指甲油來塗沫。這個舉措刺激了當年指甲油的銷量一度飆升近12%。
在最近三年的冠病疫情中,又有分析家指出,「香水指數」取代了口紅指數,是最新的經濟溫度計。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NPD Group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美國香水銷售額同比增長45%,與2019年同比則增長了27%。與此同時,源頭供應商瑞士香精香料巨頭Givaudan也宣布,2021年的首9個月,銷售額增長了7.7%。
NPD Group副總裁兼美容行業分析師拉麗薩(Larissa Jensen)感慨說,在她16年的行業生涯中,從未見過香水的銷量獲得如此爆發性的增長。反觀口紅銷售以及彩妝的整體銷售,在2020年都大幅下降。
男性內褲指數(Men’s Underwear Index)

(紐約郵報)
「男性內褲指數「是前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最信賴的經濟指標之一。
根據格林斯潘的理論,男性將內褲當作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因此其銷量一般比較穩定。可是,一旦經濟下滑時,男性就會延長購買新內褲的間隔時間。
換句話說,在經濟不景氣時,男性就會自動停止購買新內褲,因為這些內在美即使不買新的,也不會影響男士整體的「門面」形象。然而,當經濟前景好轉時,他們就會再次頻繁更換平角內褲或內褲。
根據 Euromonitor 的數據,男性內褲的銷量在2008年和2009年大蕭條期間都有所下降,但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都上升了。
彭博數據則顯示,疫情大流行期間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也導致了美國男士內褲銷量在2020年大幅下滑,然後在2021年反彈。
另外,英國內衣及泳衣銷售網站Dead Good Undies的觀察家則發現,男性在經濟繁榮時傾向購買顏色鮮艷和多花紋的內褲,經濟低迷時則多選擇白、黑及灰等素色內褲。
內衣觀察網站The Underwear Expert早前的研究也顯示,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時,男性購買內褲時多選擇傳統純棉質的,但是在經濟好轉時,就會選擇鮮艷且花紋多樣的設計。
裙擺指數(Hemline Index)

(網際網路)
裙擺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泰勒於1926年首先提出的,他發現經濟繁榮程度與女性裙子的長度成反比例關係。也就是說,在經濟繁榮時,女性的裙子會較短,因為她們要炫耀穿在裙子裡面的長筒絲襪。
例如:1960年代經濟繁榮時,迷你裙被設計出來還搶占了市場。但是,當石油危機在上世紀70年代爆發時,裙子的長度就神奇般變長了。1990年代末期經濟蓬勃時,女性的裙子又「縮水」了,僅長18寸。但經濟一旦轉差,像1990年代初,長裙就隨之登場。
在2022年初,超短裙也被稱為微迷你裙,一度是春季最時髦的款式。
可是在經歷了數月的高通脹和對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再度擔憂之際,長度到腳踝的連身長裙(Maxi)就成了2023年春季最熱門的時尚之一。
簡單來說,經濟越好,裙子越短。
紙箱指數(Cardboard box indicator)

(網際網路)
紙箱也是另一個經濟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因為它們不僅能裝著消費者網購的小件商品運送到他們手中,也能裝著大批貨物運輸到商店和倉庫來批量出售。
這意味著,紙箱用得越多,就表明購買力越強。如果紙箱的需求放緩,就表明消費者購買的東西正在相應減少。
據分析,這個指標比很多指標都準確,因為製作紙箱所需的紙板的需求,與消費力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早在2009年初,美國正處於經濟衰退中,紙板出貨量大幅下降,美國紙板製造商的營運率也有所下降。
2023年初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代表該行業的組織——纖維盒協會(Fibric Box Association)的報告稱,2022年第四季度,紙板出貨量下降了8.4%,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
濕疹膏指數(Diaper Rash Indicator )

尿布濕疹膏。(網際網路)
在美國,父母每年會花500到900美元(665至1199新元)買紙尿片,是一項挺貴的開銷。新加坡父母的紙尿片開銷預計也差不多。
在經濟困難時期,一些父母會減少更換紙尿片的次數來省錢。
然而,不夠頻繁地給寶寶換紙尿片時,寶寶出現尿布疹的幾率就會更高,也導致專治尿布濕疹的藥膏銷量激增。
因此,紙尿片銷量的下降和尿布濕疹藥膏銷量的上升,也可作為經濟萎縮的線索。
那麼這個濕疹膏指數有多准?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2011年經濟困難時期,美國家長都減少了大品牌紙尿片的購買量,紛紛轉去購買更便宜的品牌。與此同時,尿布濕疹藥膏的銷量增長了8%。
不過該報道也指出,同一時期,美國的出生率下降了,而且紙尿褲的技術也取得進展,開始能顯示紙尿褲是否已經濕了。為了削減成本,美國的父母們也更早對孩子們進行如廁訓練。
香檳指數(Champagne Index)

(網際網路)
香檳指數基本上與口紅指數呈相反的趨勢:當經濟不景氣時,人們就會停止購買香檳,轉而選擇更便宜的酒類。
所以,香檳指數真的可以預測經濟衰退嗎?
歷史上的確有發生過。 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商業評論》,在2008年經濟衰退之前,美國香檳的銷量超過2300萬瓶,但在2009年,這一數字卻銳降到1250萬瓶。
此外,這個指數也可能與社會情緒有更親密的聯繫,因為慶祝活動減少,即意味著喝香檳的機會也減少了。
事實上,香檳行業委員會CIVC報告稱,2020年香檳銷量下降了18%。
然後在2021年,隨著旅行和社交活動開始恢復,香檳的銷售額達到了57億美元(75億新元)的歷史新高,比疫情大流行前的記錄高出14%。
不過,上述這些有趣的經濟理論,很可能都只適用於一時。一旦潮流過了,就不再適用。
那麼在新加坡,能預示經濟健康狀況的最佳指標會是什麼呢?
擁車證起落指數、車輛銷量,還是德士司機碎碎念的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