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拉長新組屋最低居住年限 或使百萬轉售組屋交易量減少

政府組屋。(圖:iStock)
房地產分析員認為,政府拉長位處理想地點的新組屋的最低居住年限,可能促使百萬轉售組屋的交易量逐步減少。
李顯龍總理前天(21日)在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建屋發展局明年下半年起,將把新的政府組屋分類為標準、優選和黃金地段組屋。優選地段和黃金地段組屋的買家將須住滿十年才能賣掉組屋,他們也將面對更多限制。
對此,橙易產業研究與諮詢部副總裁孫燕清接受新傳媒CNA新聞網訪問時說,延長持守組屋的限期可以將所謂的「彩票效應」延後,減少為了短期收益而購買優越地段組屋的買家人數。
她說,數據顯示,有越來越多年輕國人在組屋符合最低居住年限不久後,就賣掉組屋。去年,有6000多個組屋單位在符合最低居住年限的兩年內或屋齡不超過七年的情況下轉售,比2014年暴增7倍以上。
不過,Mogul.sg的首席研究員麥俊榮認為,十年的最低居住年限對於許多買家來說「太麻煩」了,因為一些家庭的需求和情況在這期間可能出現重大改變。一些家長可能因此無法搬到孩子的理想學校或新工作地點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