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新加坡的創業者說:呆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天天都是大佬遊艇party,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2023年01月05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的水溫已經開始下降。Token2049 人潮湧動,新加坡網際網路圈子聊的卻是大裁員。

當John到達新加坡時,和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創業者Paul,已經決定關掉公司。

如果看履歷,Paul算是在東南亞有經驗的中國創業者。他在本土頭部公司當過中層,說很流利的泰語、英語、印尼語。自己做的電商項目,之前還拿了點知名機構的融資。

8月末的早上,Paul剛醒來,發現平靜很久的蝦皮離職員工群,忽然「噼里啪啦」進來一連串剛被裁掉的人,群里一片喧鬧。那些人告訴他,有十多年歷史的實驗產品孵化部門沒了,一個人不剩。

Paul當時正為自己項目找下一輪融資,找到頭髮花白。看到消息時,他知道大勢已去。連頭部公司都降低預期不再投入新項目時,自己沒有必要繼續掙扎。

Paul有很多找錢的渠道。他交遊很廣,認識很多有錢人,也和本土基金關係不錯。

老闆們很樂於在宴會上看到他。新加坡呆了很多年的老江湖曾帶他去私人會所。Paul曾聽說美團的前幾號人物和朋友來過這裡聚會。會所落在別墅和私人公寓林立的丘陵地帶,門外看不到任何招牌,也不會對外營業。

剛一進門,他就看到的是橫七豎八停放的豪車,最顯眼的是輛黑色勞斯萊斯,方形車頭上的歡樂女神像銀光閃耀。車輛停放隨意,見縫插針塞滿並不寬敞的院落,「看著像香港電影里黑幫的聚會。」

忙的時候,Paul一個月在家吃飯的次數五個指頭數得過來。但和他忙於奔命不同,大佬們似乎不太著急於追逐事業第二春。他聽到營收千億的上市公司前總裁在私人聚會上表示,我們在歐洲投了一個億,東南亞也該布局了,現在也有牌照,就是不知道做啥,「既然大家都來了,我們也來看看。」

「看看」是很多富豪的心態。「我不投錢我也不做什麼,就在那裡花曾經賺的錢。」Paul這樣總結。

畢竟新加坡至少在眼下能給大佬們足夠舒適和安全的生活。

新加坡聖淘沙海港,遊艇擁擠。採訪對象供圖

Paul有時會被朋友邀請,去中國網際網路圈子老闆們很熱衷的住宅區參加聚會。幾個相近的小區中,戶主包括曾經某行業排名前三公司的創始人、頭部基金合伙人。最近,戶主還多了個社交獨角獸公司創始人,她剛到新加坡不久。

小區門外就是繁華的CBD。房子大多只有十多層高,大樓配色和外觀看似簡單,但正好完美搭配院落里的棕櫚樹。院中50米長、8條水道的泳池永遠蔚藍,池邊藍色遮陽傘下,黑色躺椅空無一人。

看慣一線城市高層住宅的人,都知道如此疏落的布局,在寸金寸土的新加坡是一種真正的奢侈。

新加坡四處飄散著這種隱形的、豐裕得被人視為草芥的金錢氣息。但它們解不了Paul的困局。比起給創業公司投錢,老闆們寧可去投資些本土房產金融產品。投資人總是禮貌地說:「你去找領投吧,有領投,我們也跟一些。」 有投資人更直接:「你項目就算不錯,也很難撐過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天。」

真正的好時候已經過去。即便在亞洲此刻最熱門的城市新加坡,景氣度也已經不復從前。

在中國投資人們蜂擁而至前,以美國放水為節點,軟銀、Tiger global、DST就在新加坡大肆掃項目。一個當地投資人總結:「之前他們都沒什麼存在感,這兩年出手大,出手快。」出乎意料的是,這些被投資人們戲稱為「接盤俠」的國際大基金,在2021年經歷被投公司IPO血虧後,開始「躺平」了。

這樣一來,似乎突然之間,在新加坡做到B輪C輪的創業者,發現自己找不到錢了。

一個已經盈利的AI公司,做了七八年,到今年,願意再投下一輪的投資人消失了。創始人找到一家基金的老大,對方甚至不願意開個價格,「開不了」。

基金們看項目時熱情有多高漲,轉瞬之間掏錢時就有多謹慎。

John就在新加坡拒掉了一個中國高管的創業項目,他認為市場太小,對方要價又太高。而此人在圈子裡還有些名氣,曾經在國內經手過類似的生鮮頭部項目,一路做到了高管。當他為融資四處奔走時,圈子裡傳開五味雜陳的流言:「你看,連他都找不到錢。」

新加坡marina海灣和商業中心的清晨。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似乎只有web3.0圈子的熱情從未消退。

在市區,甚至當地房地產商也搞起 「元宇宙+web3.0」活動。售樓處的沙盤描摹出價格3000多萬人民幣高端公寓的樣子,LED螢幕打出web 3.0的活動海報,沙盤旁擺放百來把座椅。場地有些簡陋,但擠滿了人。

如果到新加坡麥里芝水庫附近的綠道,最常見的是web3.0圈子的徒步。誇張的徒步活動,可達浩浩蕩蕩一百多人。他們會冒雨在步道走幾個小時。三五個人一排,隊伍黑壓壓一片,整齊出發後如同行軍,彼此還要提防雨傘的碰撞。

有些活動則走華麗路線。賽馬場普通看台旁,穿拖鞋短褲的中年男人攥著馬票,睜大眼睛拚命想看清遠處螢幕上的小字。但在vip包廂的web3.0聚會,頭頂螢幕就滾動著實況字幕和直播畫面,落地窗外可以清晰看到終點線。房間內紅色地毯柔軟厚重,沙發是絲絨套。女人們妝容細緻,短裙配高跟鞋,男人們則西裝革履。安靜的房間上空,幣圈黑話飄來飄去。

但這場浮誇背後,注入太多水分。

或許是出於同行相輕,美國web3.0圈會嘲笑新加坡的圈子:「新加坡十個項目九個騙,還有一個在路上。」

那些拿了融資的公司,往往有著神秘的面孔。一個web3.0創業者告訴我,他們前後融了1000萬美元,但前兩輪都是代幣。具體架構如何,他「不方便透露」。

同樣神秘的,還有這群創業者的生活。他們會告訴我,自己生活很簡單,不愛到處聚會,生活很健康,最多就是去徒步、打網球。但其實飯桌酒局間,少不了會看到他們的身影。

但是,拋開這些真假摻半的談話,如果只討論業界話題,一切都讓人興奮。飯局上,大家聊起誰又成了獨角獸,誰又募了100億(token,意思是代幣),「真是獨角獸都不夠用了。」 一個在新加坡看web3.0項目的投資人調侃道。

可圈中一些行為讓他很不喜歡。做加密貨幣貸款機構乍富的聯合創始人,新買了輛勞斯萊斯,在新加坡街頭無比搶眼,而且他的豪車不止一輛。這樣以豪宅、遊艇為標配的造富速度差不多要以天或者小時來計算。

他算是個老投資人,這種場景和對話似曾相識。「怎麼和當年P2P騙局的時候一樣?還沒成功就開始高消費了?」至於交易所,他斷言:大部分「就是賭場」。

找到稍微靠譜的項目真如同大海撈針。好不容易聊到下一步,沒想到項目方很快又開始發幣、ICO。「太容易割韭菜,A輪就發幣,上市,套現,然後買個豪車就玩吧,誘惑實在太多了。」 他告訴我。

6月中旬,加密貨幣貸款公司貝寶告訴合作夥伴「我們已經資不抵債」。接下來,不少豪車從新加坡街道消失。

創始人亡命天涯的故事也開始流傳。飯局上,朋友有些遺憾地宣布:「本來今天要介紹某人給你認識,但昨天他出事兒,來不了了。」

這個投資人一直沒能見上那些年輕高調的web3.0傳奇人物,說實話他也沒興趣再見。他看起了傳統的網際網路項目,再提起web3.0,他會搖搖頭:「太早了,市場太小了。」

敗興而歸

度過了幾個不眠夜後,John已經考慮離開新加坡,儘管他在市中心的咖啡廳,還時常碰到熟面孔,都是些中國的美元基金投資人。

金沙江的朱嘯虎有時還出現在web3.0大合照里,有時被人看到在機場等待。Paul戲稱:你在新加坡飛中國的飛機上問一嗓子有沒有投資人,一定會有人搭腔。他座位背後,就坐了個頭部基金投資人,兩個人後來的話題之一就是比慘。

美元基金們紛紛張羅著開設新加坡辦公室,哪怕現在根本招不到當地負責人。因為當地的管理人才「都在本土和國際大基金」。

中國投資人們偶爾的大動作,會讓其他投資人感到匪夷所思。有個投資人看到中國同行投了某大佬的創業項目,給了上千萬美元天使輪,而他們看過的類似項目,估值更加便宜。這樣一來,對方出手的邏輯就顯得奇怪了,「就覺得挺離譜,投資不能只看報表。」

如果穿透過這場盛會的外殼,會發現那些為利忙碌的熙熙攘攘,實際上很少會有什麼實質性的結果,更多人似乎是被環境「逼」到新加坡。

「新去的(投資人)都和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從這個公司看到那個公司,所有的地方如數家珍,誰都認識,誰都知道,工作就完成了,報告也能寫了。」Paul說。

沒人知道新加坡的喧鬧能持續多長時間。一個FA就告誡自己的朋友:「你過來看可以,但是國內的業務不能丟,不然你在東南亞投不出項目,回去團隊就沒有你位置了。」

這位FA告訴我,他接觸過一個基金高層,開會時高層直接扔來兩個問題:「你說下東南亞哪些投資人比較活躍?每年案子有多少個?」FA覺得奇怪:「你怎麼不查查報告?都是公開的數據,怎麼問我這個問題?」對方很不客氣地回答:「我都知道了還來問你幹嘛。」

最近流入新加坡的錢還是太年輕。說到底,新加坡進到金融中心前三也就是今年剛發生的事。

新加坡最高建築Gucco大廈三層頂層公寓由華人廖凱原買下,他也是特斯拉最大個人股東之一。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2019年,John在香港跟著老闆募資時,新加坡在資本圈還是個不入流的城市,資本流動性差、沒什麼創業生態,誰要說起去新加坡上市,圈裡人第一反應是「為啥去新加坡?能有什麼好處?」一位投資人2018年跳槽到新加坡基金,他記得中國來的VC「五根指頭數得過來」,投一個東南亞本土項目,他們可能是唯一一家有中國背景的資方。

事實上,當時除了騰訊、位元組的戰投部,很少有機構看得上東南亞。

相比之下,合伙人們在香港會停留更長時間,機構可能只派個associate(助理)級別的中層在東南亞粗略掃一圈,回國在會上推薦一下,整件事通常以「推不動」告終。如果有份東南亞的創業項目書到了投資人面前,投資人會一臉質疑:你真的熟悉這個市場嗎?潛台詞是:「我覺得不靠譜」。

蜂擁入新加坡的很多人更多是追逐熱點和寬鬆政策而來,比如web3.0。但到底怎麼在這裡做生意?大家沒有答案,沒有底氣,也沒有定力。

未來該往何處去?暫時也無清晰答案。John和同行一樣,沒人會把那本《大衰退》擺在桌上,但他欺騙不了自己:「有些行業就是到了末路,比如中國在線教育,比如歐洲的房地產。」

9月末,John的新加坡之行已經興味闌珊。他離開新加坡回國,坐在隔離酒店,顯得更加冷靜:「目前的挫折是階段性的。香港很快就能恢復,它對中國的戰略意義很重要。新加坡畢竟體量太小,那裡不是我的重點。」

他還記得2019年參加香港萬豪酒店的Super Return。走廊燈光昏黃陳舊,三十年歷史的歐式雕花扶手、色澤濃郁的地毯,又增加了沉重感。人群擠在狹窄大廳,蒸發出的汗氣讓空氣瀕於凝滯。這和新加坡金沙酒店的開闊全然不同。可John還是懷念香港,起碼在那個老牌金融中心,「你想像不出來,只是多了幾千個人,酒店價格就崩潰了。」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7353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