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加坡每天都有新冠患者去世。
而半個月之前預測的一天5000例也一直沒有出現。
反倒是在上周末,官方說檢測減少導致病例減少以後,日增確診一直吊在兩三千上下。
一直到前天,報告新增3445例。回頭一看,這檢測能力看著像是差不多恢復到一周前的水平。

很多人關注病例,是想知道現在新加坡疫情到底什麼程度了。
但當病例的情況開始模糊,大家都說不準了。
9月27日,本地進入「穩定疫情期」,社交人數以及堂食人數降為2人,重新開始默認在家辦公。
要說穩定期措施生效了,那麼前天跟前天相比,暴漲500例+是怎麼回事?

來源:海峽時報
要說沒生效,難道僅上周末檢測少,病例累積,需要用一周才能恢復「檢測元氣」?
不管是哪種猜測,新加坡的局面都讓人感覺更加撲朔迷離。
咱們先來看下前天的疫情狀況。
過去一個多月內死亡162人
沒打疫苗、打過疫苗約各占一半
儘管現在新加坡的完全接種率已經達到了85%,但是從9月27日開始每天死亡人數不斷,這也是事實。
前天的8人據報還是因為新冠併發症去世的。
咱們先回顧一下過去5天的新冠死亡患者的情況,看看近期的本地新冠死亡動向:
【10月15日,新冠死亡8人】
年齡範圍:介於61歲至89歲之間
性別:7男1女
疫苗接種情況:5人沒有打過疫苗,3人已打完2針
基礎疾病史:7人有潛在疾病,1人沒有已知疾病(沒打過疫苗)
【10月14日,新冠死亡15人】
年齡範圍:1個23歲,1個34歲,13個60歲到89歲
性別:8男7女
疫苗接種情況:9人沒有打過疫苗,1人打完1針,5人已打完2針
基礎疾病史:8人有潛在疾病,1人沒有已知疾病(沒打過疫苗)
【10月13日,新冠死亡9人】
年齡範圍:介於52歲至98歲之間
性別:6男3女
疫苗接種情況:6人沒有打過疫苗,2人部分接種,1人已打完2針
基礎疾病史:7人有潛在疾病,1人沒有已知疾病(沒打過疫苗)

【10月12日,新冠死亡11人】
年齡範圍:介於66歲至98歲之間
性別:5男6女
疫苗接種情況:3人沒有打過疫苗,6人只打過1針,2人已打完2針
基礎疾病史:11人都有潛在疾病
【10月11日,新冠死亡10人】
年齡範圍:介於73歲至93歲之間
性別:7男3女
疫苗接種情況:4人沒有打過疫苗,3人只打過1針,3人已打完2針
基礎疾病史:10人都有潛在疾病
過去5天,新冠死亡病例有53人,其中14人打完2針疫苗。
基本上都有基礎疾病,罕見地出現2個沒有已知疾病,也沒有打過疫苗的人死亡。
結合以上情況來看,目前感染新冠以後是否重症死亡取決於這兩個前提:
你有沒有打完2針疫苗
你有沒有潛在疾病
特別是第二點,如何讓人100%放心?

來源:mothership
在前天的兩個年輕病例去世消息公布後,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認為:
比起病例的年齡,有沒有完成接種、身體有沒有基礎病更應該關注。
特別是隨著病例增加沒有打過疫苗的年輕人、有潛在疾病的年輕人也可能會有重症風險。
確實,年輕人重症甚至死亡的幾率比老人或免疫系統差的人要低很多,但只是低,不是風險為零。
如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潛在疾病,那麼想要避開新冠就只有打疫苗這條路。
整體統計,從9月8日到10月15日這段期間,新冠死亡病例總計162人。

來源:BT
除了14日兩個罕見的23歲、34歲病例死亡,剩下的死亡病例都有50歲以上。
而這些人當中,83人沒有打過疫苗,30人打了1針,49人打了2針。
這是個讓人不容忽視的現象:
過去約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沒打過疫苗的人(約占51%)跟打了疫苗的人(約占49%)死亡人數竟然十分接近。
除此以外,還有這一個非常罕見但確實存在的情況:
在身體沒有任何已知疾病的前提下,有3個沒打過疫苗的人、以及3個沒打完全部疫苗的人都死了。

以上的這一切,並不是說明疫苗沒有用。
沒有疫苗,新加坡如今要面對的日增死亡人數就不是個位數。
但卻說明了不是所有人的身體情況都依賴得起疫苗。
至少打完2針,但年紀大的人,仍要警惕避免感染病毒。
打完2針,就算不屬於高風險群體,不怕感染也是有前提,確定自己身體健康,沒有潛在疾病。

來源:todayonline
其實現在很多在新小夥伴都已經有了一種「遲早會感染」的覺悟。
病例還在攀升,社區中的病毒在神鬼不知地擴散,有的時候就是避無可避。
所以在當局的預測中,還會出現更多死亡病例並不驚訝。
但問題就在於,到底新加坡還要有多少人在這場疫情丟了命?
現有重症人數96%接種過疫苗
療養院、康復中心曝感染群
目前本地有370人重症。其中322人病情嚴重需要吸氧,另有48人入住ICU,比14日多出兩人。
如果從接種疫苗狀態來看,情況更加匪夷所思。
370個重症患者當中,打完2針的完全接種者133人需要吸氧,17人在ICU。
至少打完1針的部分接種者,177人需要吸氧,29人在ICU。
也就是說,在當前370個重症當中,沒有打過疫苗的人僅占約4%。

這讓人驚訝,但又不是那麼意外。
就如之前那個論調,因為新加坡很多人都接種了疫苗,所以病患都是疫苗接種者。
從而新加坡首先向全球驗證了突破性感染。
但接下來,也許情況就會變成重症死亡都是疫苗接種者,有了突破性感染,就有突破性死亡。
只是死亡人數到底維持在一個什麼範圍,這很關鍵。
之前有專家表示,以新加坡目前的這種狀態逐步開放,得接受每天6到7人死亡。

但從過去5天的死亡病例來看,這個預估明顯還是保守估計。
另外一個關鍵在於,現在新冠病毒的魔爪正在伸向新加坡的薄弱處。
一個是客工宿舍,昨天3225例當中,客工占了620起。
一個是弱勢群體社區,療養院、康復中心、福利院都有中招。
前天,衛生部又將本地一家療養院列為大感染群,萬國醫療保健和護理中心新增11個病例,累計確診55人,其中54個是療養院的住戶。

來源:ECON
此外,大巴窯的愛心康復中心以及另外一家福利院Acacia Home都有新增確診,分別累計118起、14起。
誰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些弱勢群體社區以及客工宿舍就是新冠病毒在新加坡的最後一站。
自從病毒共存以後,新冠於我們更像是一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體驗。
如果我們熬過了當前這一關,那麼在前頭等著我們的又是什麼局面?
以色列已經闖關成功? 沒有封鎖,措施與新加坡相似
新加坡的前路如何,得看率先共存的國家他們過得如何。
這次椰子重點說下以色列、挪威、丹麥三個國家。
首先是以色列,現在都說他們押寶成功了。

為什麼這麼說?
眾所周知,以色列是全球打疫苗動作最快的國家之一,同時他們還是最快開始打追加劑的國家。
而在他們還沒開始追加劑計劃時。
今年6月,他們迎來第四波德爾塔主導的疫情反撲。特別到了8月、9月,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日增5000以上是常態。
9月13日,抵達第四波疫情峰值,當天新增11800例。
截止到9月底,以色列全國已有近130萬人感染,約占其人口總數的八分之一,超過7600人死亡。

以色列的新冠傳染率R值最高時期>2,現在<1 峰值過後,以色列的情況一路好轉。到了前天,日增1305例,比新加坡的一半還要少。
情況大幅好轉,於是很多人認為,以色列這是闖關成功了。
他們是怎麼熬過來的?
據說在9月當地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當地科學界專家跟當局就關於措施起了爭執。
以色列新冠疫情國家專家諮詢小組主席、權威傳染病專家朗·巴里瑟發文。
他說,為了經濟,以色列選擇通過推行打追加劑來控制第四波疫情,但效果存疑。

巴里瑟質疑:
1)以色列重症患者數量沒有大幅減少,大量未接種疫苗的年輕人感染並發展成重症;
2)年輕人接種追加劑的意願受各種原因影響未必有那麼高 當時的這個專家認為,以色列當局應該採取措施來控制疫情。
相隔兩天後,以色列總理回復了這個專家的建議。 他反對實施隔離、封鎖和越來越多的限制。
因為他不僅要為病人著想,也要為經濟、教育、需要工作的父母和需要學習的孩子考慮。

然後以色列就將賭注壓在了追加劑上邊。
繼續跟病毒共存,讓學校、經濟持續開放,同時對12歲以上的人開打追加劑,用的還是輝瑞疫苗。
口罩仍然強制要戴,進出餐廳跟其他場所得出示「綠色通行證」。
這個通行證是已接種疫苗、新冠檢測陰性、感染後痊癒的證明,甚至就連小孩也要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