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經濟轉型及新加坡社會結構的改變,新加坡政府過去十年做出了重大的政策調整,如推出社區關懷和就業獎勵計劃以更好地照顧弱勢及低薪工人。近年來政府繼續改善政策,包括加緊房屋和公共運輸的建設及推行維持新加坡核心的人口、婚姻及生育計劃,這些計劃反映了政府與時俱進的堅持。
2.推出升級版「發展藍圖」 注重科學永續發展
2014年總理李顯龍推出「2015年永續新加坡發展藍圖」(Sustainable Singapore Blueprint 2015)。藍圖提到,2030年的再循環目標為70%,其中較難再循環的家庭垃圾再循環率要從20%增加到30%。其他策略包括:提高公眾教育、在住宅區和公共場所放置更多再循環垃圾桶、鼓勵企業申請3R資助計劃,並通過新加坡產品包裝協議、環境科技研究計劃和可持續環境創意基金鼓勵企業以創新方式減少垃圾。
李顯龍總理宣布,政府在接下來的5年中將撥款15億新元,推動各項措施的建設。由於此次諮詢過程吸引了大約6000名新加坡人參與,李顯龍將這項「升級版」藍圖形容為國人的「共同願景」,並表示要真正落實它,還需國人「共同實現」。他認為,要做到這點,就必須發展全新的行為規範。「我們有了這個藍圖,大家也為此興奮,但我們還需要一同合作,確保真正成為更清潔更綠的新加坡。」2009年推出的「永續新加坡發展藍圖」勾勒出未來10~20年的永續發展目標,確保新加坡下一代繼續享有高素質的居住環境,這項跨部門的環境發展藍圖勾勒出2020年與2030年的永續發展目標。經重新檢討後,「2015年永續新加坡發展藍圖」所列目標更加大膽,其中一項目標是,鼓勵國人減少用車。
3.多方扶持中小企業發展[5]
新加坡政府2014年積極扶持中小企業,比如對於初創企業,政府出台了「起步發展計劃」。而對於微型企業員工人數不超過10人可以申請標新局的微型授信計劃。對於成長性企業,政府出台了本地企業融資計劃。它是一項固定利率的授信配套,對象是擁有固定資產投資額介於1500萬新元至5000萬新元之間,至少30%股權需求來自本地。對於國際化企業新加坡政府推出「國際化融資計劃」。如公司生意失敗時,企發局協助銀行承擔70%的風險。新加坡為中小企業建立完善的融資體系,積極推出多項中小企業貸款支持計劃,每年有4%的中小企業獲得貸款。這些計劃包括本國企業貸款輔助計劃、微型貸款輔助計劃、信用保險方案等。還有新加坡銀行業積極擴展中小型企業銀行業務,包括新加坡商業銀行分為本地銀行5家、外國銀行103家。政府從企業、行業和宏觀三個層次制定了指導性策略,並推出40多項具體措施以輔助目標的實現。如在企業層次上,提出了四大策略,包括提升管理層和員工的素質,推廣最佳管理方式,利用科技和知識促進增長,以及設計新的經營模式以獲取競爭優勢等。共有13項具體措施來輔助這四大策略的推行,使企業完成從傳統到現代化經營,從家長式到團隊管理,從模仿到創新運行的轉變。
三 對外交往情況
(一)建立各國救援協調中心,加強重大突發事件合作
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航班在由馬來西亞吉隆坡飛往中國北京途中失蹤,機上載有239人,至今下落不明。事發後,新加坡政府積極作為,新加坡空軍部隊派出多架海事巡邏機到馬六甲海峽參與馬航MH370多國聯合搜救行動。新加坡軍方還調動另一架飛機前往馬六甲海峽,幫助搜尋馬航失聯航班。據報道,這架海上巡邏機上載6人,並於14日下午起飛。這架飛機配有更好的雷達設備,此前主要被用於在馬六甲海峽的反海盜日常巡邏。新加坡武裝部隊此前已派遣兩架C-130運輸機、一艘隱形護衛艦與艦上的S-70B海事直升機、一艘救潛船,以及一艘飛彈驅遣快艇,到南海加入搜救。後來又增派一架Fokker 50海巡機到另一海域巡邏,新加坡參與的搜救範圍擴大。[6]
2014年5月31日,第十三屆香格里拉安全對話在新加坡舉行。新加坡武裝部隊三軍總長黃志明中將在小組閉門會議中宣布,新加坡武裝部隊已投入行動,在樟宜海軍指揮與控制中心規劃構建「區域人道主義與救災援助協調中心」。6月1日,新加坡高級軍事官員再次宣稱,為了在人道主義和救災援助方面更好地調動軍隊和民間力量,該國建立區域協調中心已是當務之急。據報道,樟宜海軍指揮與控制中心旨在加強地區與國際之間海事信息的共享性和互操作性,現已分轄為三個協調中心,分別為新加坡海事安全中心、海軍信息綜合中心、跨國行動與演習中心。
12月28日,亞航QZ8501航班從印尼泗水飛往新加坡途中在爪哇海域墜毀,機上載有162人。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兩國的救援力量全部投入到搜救工作中去。新加坡民航局下屬的救援協調中心立即啟動,新加坡已有2架C-130運輸機準備就緒,隨時準備投入救援。新加坡的搜救行動由新加坡民航局、新加坡國防部、新加坡港航管理局、新加坡氣象局、新加坡衛生部、新加坡警察部隊、新加坡民防部隊、樟宜機場等部門合作進行,由位於新加坡航管中心的新加坡救援協調中心進行協調。
(二)在地區敏感問題上表明立場、平衡關係
1.南海問題
2014年6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對美國進行訪問期間,對南海問題發表看法,展示其高超的政治「平衡術」。李顯龍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回答提問時表示,南海的主權糾紛更多應由國際法決定,中國的主權宣示是以國際法出現之前的歷史為基礎,他表示:「我不是律師,但我相信(中國的)這個論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對一個必須在國際社會生存的國家而言,國家有大有小,結果不能僅以國力強弱來決定」。他說,「國際法必須在解決糾紛當中占有很重的地位」。李顯龍還表示,中國曾經見證歷史上其他強權的崛起與衰落,而中國「正在努力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在11月東亞峰會期間,李顯龍在接受新加坡媒體訪問時表示:「我們一方面要妥善處理南海問題,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南海問題影響中國與東協更廣泛的合作及友好關係。我們得雙管齊下。」
2.參與《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
新加坡2015年接棒擔任東協與中國關係的協調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希望《南海行為準則》的目標和框架能在2015年年底之前更有眉目。中國提議以「雙軌道思路」應對南海課題,即一方面與主權聲索國直接談判主權歸屬,另一方面與東協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李顯龍在東協領導人與李克強總理舉行的峰會上說:「東協致力於與中國攜手儘早完成有關《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我希望官員們能在下次東亞峰會之前,敲定COC的目標和框架。」東協領導人在主席聲明中表示:「我們仍然對南海局勢表示關注」,並重申要按照國際法律原則以和平方式解決糾紛,同時各方也要有自我克制,避免採取可能會使本區域局勢升溫的行動。
3.呼籲日本正確對待「二戰」歷史
李顯龍還呼籲日本翻過「二戰」的歷史一頁。2014年6月在出席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活動時,李顯龍表示:「不斷揭開歷史瘡疤會讓亞洲各國關係惡化」。李顯龍說,新加坡把日本當作一個夥伴,並希望日本能夠「好自為之」。他說:「除非你把二戰歷史放下,並不再重新撕開慰安婦、侵略以及二戰罪行等傷疤,否則我認為傷痛仍會繼續。」儘管李顯龍在講話中沒有明確指出「未放下歷史包袱、不斷撕開過去傷痛」的國家的名字,法新社的報道傾向於認為李顯龍批評的對象是日本,因此法新社的標題是「新加坡總理呼籲日本翻開歷史一頁」。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當日呼籲日本及其鄰國翻過「二戰」這一頁,稱如果這些國家不斷重提追溯至「二戰」時期的問題,那麼它們的關係將會「繼續痛苦」。李顯龍在訪問華盛頓期間對一個智庫表示:「日本不僅與中國的關係面臨困難,而且與韓國的關係也困難,其原因之一是重提追溯至二戰以及二戰前那些問題,但後者從來沒有以歐洲在戰後解決問題的方式予以適當解決。」
4.克里米亞問題
李顯龍於2014年3月在盧森堡訪問期間還對當時敏感的克里米亞問題作了講話。他表明了此事件給小國帶來的啟示,重申各國應遵守國際法的原則。就克里米亞事件,李顯龍說,烏克蘭的主權和獨立並沒有獲得國際條約的保障。國際協定必須獲得遵守。我們認真看待國際協定,一個小國唯一能把握的,只有口頭承諾和條約。李顯龍還指出,除了依賴其他國家的善意,小國也必須有自我保衛的能力。新加坡的國家安全是多層次的:國家必須發展;外交上必須結交朋友;要讓別人認真對待,必須有阻嚇能力;最後必須有防衛能力,因為在關鍵時刻,即使必須奉獻生命,也得準備挺身而出,捍衛自身立場。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教訓,克里米亞局勢提醒了我們,值得再次重申。
5.「反服貿」事件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首度觸及台灣這場學生運動議題,這是近兩年來,李顯龍打破沉默,對兩岸協議發表自己的評論。他表示,對台灣來說,兩岸目前的經濟協議是好協議,不簽可惜。學生攻占「立法院」,甚至衝進「行政院」,「在民主國家都是不正常的行為」。李顯龍表示,學生若關心國事,必須透過法律途徑表達意見,他希望一切激進行為早日和平落幕,儘快恢復秩序。李顯龍同時也肯定了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的努力。他說,兩岸關係在馬英九的努力下有長足進展,尤其經濟協議的簽訂,更是新的里程碑。
(三)總統總理密集訪歐,尋求對歐新自貿協定的支持
歐盟和新加坡已在2013年簽署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草案。新加坡是歐盟在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商品和服務的貿易額達965億歐元。對於歐盟企業來說,新加坡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也是在東南亞開展業務的一個重要樞紐。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總統陳慶炎和總理李顯龍於2014年罕見密集訪歐,努力尋求歐盟國家對歐新自貿協定的後續支持並拓展合作空間。
陳慶炎2014年5月前往葡萄牙進行三天國事訪問,之後到瑞士展開五天國事訪問,希望與葡萄牙、瑞士加強經貿領域合作,並呼籲只有推動市場開放,抵禦保護主義,才能為全球經濟復甦帶來契機。新加坡是葡萄牙與瑞士在東南亞地區的重要貿易夥伴,希望兩國能進一步增加經貿領域往來,共同擴展和推廣在歐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地區的合作。陳慶炎對葡萄牙、瑞士在新加坡與歐盟自貿協定談判中所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自貿協定的通過將有助於密切新葡兩國以及新加坡與歐盟之間的關係。葡萄牙、瑞士是新加坡企業通向歐洲的重要門戶,目前新加坡已在葡萄牙、瑞士兩國的航運業及酒店業等領域進行投資,新加坡希望繼續加大在葡萄牙、瑞士的投資,擴展雙方合作領域。
除了深化雙邊關係,陳慶炎此行的主要目的也是為尋求葡萄牙、瑞士對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歐盟-新加坡夥伴與合作協定和歐盟-東協全面航空運輸協定等重要協定的支持,與李顯龍2014年3月走訪荷蘭、盧森堡、英國一樣,陳慶炎此行也是新加坡對28個歐盟成員國展開遊說的一部分。
陳慶炎還於2014年10月專門對英國進行了為期六天的國事訪問,這是新加坡國家元首第一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其舉行國宴。陳慶炎和夫人還在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親自陪伴下抵達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這是凱特王妃有喜兩個多月以來首次在公共場所露面,足見英方對新加坡的重視。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律政部部長兼外交部部長尚穆根也分別在2014年3月和7月間出訪倫敦。英國和新加坡保持了很好的貿易關係,2014年英國分別是新加坡的第19大環球貿易夥伴,以及第四大歐盟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達143億新元。
而李顯龍於2014年3月相繼訪問了荷蘭、盧森堡、英國,對三國支持迅速批准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表示感謝,他指出這個協定最重要的整體戰略利益,在於對雙邊發出信號,凸顯歐盟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它正積極同亞洲促進聯繫,而各國願意合作建立更密切的互動。
在盧森堡訪問期間,李顯龍還建議歐盟和新加坡探討簽訂歐盟-新加坡全面航空運輸協定,進一步加強歐洲和本區域的航空聯繫。李顯龍還在盧森堡提出「歐盟-新加坡全面航空運輸協定」的構想,獲得盧森堡首相貝泰爾的支持。李顯龍認為,這個協定可以促進民間交流和商業往來,最終也能為落實「歐盟-東協全面航空運輸協定」鋪路。歐盟-新加坡全面航空運輸協定將促成更開放的天空、更多的航空服務,還有為旅客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並帶來更多旅遊業商機,以及商業和合作機會。
(四)鞏固與美國的雙邊關係,積極推動TPP談判
李顯龍於2014年6月到訪美國,在白宮會見美國副總統拜登。李顯龍在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萊斯舉行會談時,還遇上順便串門的意外訪客歐巴馬。李顯龍在會談中歡迎美國積極投入亞洲的政策,特別是歐巴馬總統對區域許下的堅定承諾和個人聯繫。鑒於亞洲對美國深具戰略與經濟重要性,雙方討論了美國加強區域聯繫的方法,包括通過《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
李顯龍與美國副總統拜登會晤時重新肯定新美堅實的雙邊關係,也對可進一步加強雙邊聯繫的領域交換意見。李顯龍對歐巴馬和拜登向亞洲「再平衡」的承諾表示歡迎。在認同新加坡-美國自由貿易協定的成果的同時,李顯龍與拜登同意成功達成TPP的重要性,以及TPP對美國聯繫亞洲扮演的關鍵角色。此外,兩國領導人也認可新美在雙邊執法和國內安全合作所取得的良好進展,並肯定新美第三國培訓計劃有助於支持美國對亞洲的聯繫。他們也就區域與國際發展交換看法。另外,李顯龍會見了多名分屬美國眾議院軍事備戰小組委員會和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眾議員和參議員,進行廣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