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第一套房應該買什麼?買組屋最划算?

2018年10月21日   •   3萬次閱讀

在哪兒,買房都是剛需!

在新加坡也是如此

甭管你是PR,新移民

還是常駐在新加坡的外國人

都要面對買房需求

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套房應該買什麼類型呢?

新加坡住宅主要類型

組屋

私人公寓

共管公寓

別墅

當然了,買房還涉及身份問題

不是所有人,所有類型的房產

都能隨便買

詳情戳這裡:中國人在新加坡能買哪些房產?哪種值得買?

咱們刨除這個問題

單單就說第一套房應該買什麼

很多人都會回答

組屋,尤其是BTO!

這麼回答的人表示

因為組屋最實惠了

尤其是BTO簡直性價比高出天際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關於買房的認知

買房這事兒靠知識還不行

想要旗開得勝要靠認知!

什麼是認知?

某牛人說得好:

辦理購房手續,這是知識;

踩准節點,果斷入手,這是認知;

購買美股,如何開戶,這是知識;

看好騰訊股票,長期持有,這是認知;

區塊鏈知識,比特幣原理,這是知識;

五年前買入比特幣,這是認知。

知識可以輕易獲得

認知需要靠悟性和積累

但決定人的命運走向的

往往是後者

看看下面這段買房故事

讓我們深深感到

知識易得,認知難求

「2011年底,那會我剛結婚,房產是我的興趣和工作,我也很樂得去專研。

幾千塊新幣行業大佬開的幾天課程,我眼睛都不眨的付款去學。我瘋狂的吸收知識和總結,各種貸款和政策漏洞去幫客戶,自以為懂得不少了。

現在看來,那時知識是有了,覺悟和認知還不夠。

那時我是新公民身份,我老公是外國人身份在等PR。像絕大多數人一樣,我們一致認為第一套得是組屋,而且最好是BTO(新組屋)。組屋這個新加坡政府最大的福利不拿對不起自己啊。

於是乎傻傻的等了幾個月,那時轉售組屋一直不停的漲,不巧的是那時BTO Balance flat(建好的新組屋剩餘現房)提前出來了,由於身份還沒下來就放棄了。由於這樣一耽誤,而後買的轉售組屋價格已經接近近年來高點了。由於買組屋的執念,我硬是拖到BTO沒希望了才買了一間又漲了不少的組屋。

轉售組屋有一個5年住房緊箍咒,5年內包括家庭所有成員不能買別的房產,(BTO有些要等8年)期間買公寓這些都不行。除了它有一個漏洞但也只適用於自己家開公司做生意的人,我自己不適用。

2011年工業房產熱,烏蘭輕工業區將要出來一共4片地。第一片地Woodland11, 第一期才$270多每方尺,項目規劃又好,又是First Mover Advantage(通俗點講就是最便宜的第一塊地的優勢),$50萬新幣就可以買一間廠房,門檻極低。我做了系統的分析,讓投資的客戶都賺到了錢。我自己,我不能出手,因為我要買組屋

幾個月後woodland 11 的第二期投資者蜂擁而至,價格變成300多每方尺,差價20%多。那時工業地產可以投機,到2013,2014年的頂峰,它漲到400多每方尺。和第一期的差價漲了至少50%,15萬新幣頭期,3年收益1.6倍,年回報率55%... 25萬新幣,飄過~因為我要買組屋!

去年7月頭,我的組屋5年MOP還差一點時間,Hundred Palm Residences 執行共管公寓開盤發售,是我很重視的一個項目,其實它價位相比其他EC(執行共管公寓)是最高的,每方尺$850起(現在看起來是不是超便宜?),但是它是近年來地段最好的一個的學區EC,稀缺性加學區房,一下子成了當時的爆款。

就連房產方面相對保守的老公也興致勃勃,問可不可以試試看申請。結果當然是悲劇,開玩笑,1:4的First Timer抽籤率, 1:8 Second Timer 抽籤率,名額已經超不夠了,其他不夠格的一律不接待。

Hundred Palms Residences

即使我風光一時,21一個買家,抽中7個又怎麼樣,因為組屋,我不夠格買這間爆款EC......短短一年時間,附近地點偏一點的非學區EC 價格高過HPR20%,價格賣$950-$1000每方尺還賣到很好;

就在最近,附近實龍崗北的兩個新公寓樓盤開盤賣$1600-1700每方尺。將來那些買這兩個新盤的人至少要賣$1800每方尺,那HPR$850每方尺也是公寓,5年後半私有化,$1500很Easy,漲幅預測上漲75%,90萬的EC,投資20萬頭期,8年後賺67萬,投資收益8年3.3倍,年回報率40%,更別說那些買大戶型的。

因為組屋,不說我一定抽得中,但是連機會也沒有。

HundredPalm Residences 抽籤日,盛況空前,一天賣光,由於太擠,空調負荷太重壞了兩次!

去年開始的集體收購熱潮在我的組屋將滿5年和朋友Shirley的Eunosville被集體收購即將成為一個小有現金的富婆的喜悅中進入了我的視野。Eunoville 是一間HUDC,一個很多人知道但不熟悉的名稱,通俗講就是大型高級舊組屋,一般建於80年代,大部分的HUDC因為占地大,位置好,在私有化不久都會被集體收購。

其實大家都不知道這個事實嗎?其實很多人和我一樣知道,但沒有進入到心裡,沒有要投資被集體收購的概念。

但那時不一樣了,朋友投資4年,20萬賺了100萬,投資收益4年5倍。我開始研究留意集體收購的算法和一些項目。

以前我沒有這個認知,直到它與我相關。我還看中了一個不錯的項目ParkWest。

Park West 建於1986年,99年位於南華小學(名校)的旁邊,可以步行去金文泰地鐵,算出來的容積率每間高達3000平方尺,最重要的是入場券價錢非常合理,100萬新幣可以買到一間1200平方尺的單位。到我準備出手的7月後,竟然沒人賣了,我知道沒這麼簡單。果然幾個月後,ParkWest被集體收購成功,這不得不惋惜。

我之所以等,是因為5年組屋房產MOP將至。就差一點點,我與一年內4倍回報率80萬新幣(除去賣家稅)擦肩而過~

買房故事

第一套房,到底應該怎麼買?

財富積累的過程,因為組屋,我錯過了許多~但任何時候都不算遲,機遇就在身邊,認知得到,終會有收穫,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到一定程度就爆髮式了~

據說人一輩子有兩次

靠房產發財的機遇

也就是房產紅利期

就像2000年以後的中國房產

中國的70後為了結婚買房

結果住著住著房產就能增值數倍一樣

新加坡的2006年的公寓

2009年以前的BTO和轉售組屋

都自帶升值紅利

躺著賺錢,坐等升值

朋友30多萬買的女皇鎮 BTO

5年後價值70多萬了

因為靠近中心和地鐵

一直抱著沒捨得放手

其實組屋是有很多局限的

比如之前說過的solid state

沒有流通性,漲的利潤只能看到

差價利潤從銀行貸不出來

不能利用投資再增值

HDB除了沒有流通性以外

有兩個致命點:

一是供求關係政府控制,2009年的那一波HDB漲價大潮就是政府BTO斷流的供求失衡造成的。現在政府總結經驗,每年投放2萬間BTO,供求平衡很多年了,所以價格也非常穩。

其次價格有頂線,超過$100萬的組屋(通常房型大,位置很靠近中心)數得過來,政府也不會容忍組屋無限制漲下去,因為要人人有其屋。我朋友的房子70多萬漲到100萬去麼,我覺著很難。如果10年內還是這個價錢或漲得不多,那他沒有儘早利用潛在利潤,讓錢生錢。

如果有這麼多cash proceed

(賣房到手的現金流)

得要好好利用啊

如果看好這一區

用這筆錢去投資同區的公寓

也不用添什麼現金

就貸款增加了

流動性和增幅空間更大了

坐在一大波上再坐上一大波

利用升值再升值

不是很完美麼?

如果有條件買新EC的朋友儘量買EC吧

它就是看得到的至少30%利潤送給你

還有補貼,流動性也比組屋好

賺錢了不賣還可以拿錢出來再投資別的

公寓之下,最好的選擇

BTO(新組屋)利潤現在算算是有

但很有限- 比如說金文泰60萬5房BTO

就算賣80多萬好了

除去裝修,利潤就10多萬

還得綁8年時間

而且不賣利潤就出不來

是的,以前2008年前榜鵝的

4房BTO才16萬

1/2
下一頁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7524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Bloomsbury Residences 公認的緯一高新科技與媒體圈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圈層
2025年04月27日   •   1197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17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