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到1988年,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與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曾有四次正式會見。

第一次是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鄧小平首次對新加坡進行友好訪問,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親自迎接並進行了兩次會談。
隨後十年內,李光耀三次訪華,都與鄧小平在北京見面。
鄧小平對李光耀所倡導的新加坡模式非常推崇。在他第一次訪問新加坡後,堅定了向新加坡學習的信心。據《人民日報》報道,鄧小平在回國後的一次演講中提到:「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們怎麼利用外資。新加坡從外國人所設的工廠中獲益。首先,外國企業根據凈利所交的35%稅額歸國家所有;第二、勞動收入都歸工人;第三、外國投資帶動了服務業。這些都是(國家的)收入。」
而在1992年著名的南巡講話中,鄧小平更是明確指出,要「向新加坡學習」:「出國去看看並且要向各國學習。特別是向新加坡學習。他們有良好的社會紀律和良好的社會秩序,我們應當向他們借鑑,並且比他們管得更好。」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鄧小平的菸癮很大,往往在主席台上都一邊開會一邊抽菸。李光耀曾經看到過人民大會堂里擺放著痰盂,所以在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期間,也特地安排把一個藍白色的瓷痰盂擺在鄧小平的座位旁。但為了尊重不抽菸的李光耀,鄧小平堅持在會見中不抽菸,也不用痰盂。
李光耀對於鄧小平更是讚譽有加。
這位新加坡的開國總理不止一次的被問到同樣一個問題,「你認為在這個時代里,誰是最偉大的領袖」,沒有一次例外李光耀毫不猶豫的回答——鄧小平。
2000年,李光耀接受BBC採訪時表示在不在位的世界領袖中,他最佩服的是中國已故領袖鄧小平。
2001年,李光耀在回憶錄中稱:「鄧小平是我見過的領導人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儘管他只有5英尺高,但卻是人中之傑。」

2011年7月,李光耀在環球論壇上與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董事會主席約翰·桑頓對話時稱鄧小平復出後,收拾了文革以後的殘局,同時以他的影響力,讓中國翻了身。李光耀還稱鄧小平是他一生見過最出色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