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志揚
本地學者認為,在冠病疫情全球蔓延之際,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項目雖然大幅減緩,但仍有信心會繼續發展,不會陷入長期停滯。
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RSIS)昨天舉辦兩本新書《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反思》以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亞洲的影響和政策議程》的發布會暨網絡研討會,探討了「一帶一路」近期發展,及中美博弈下對「一帶一路」的影響等。
與會的RSIS多邊主義研究中心副教授拉納(Pradumna B. Rana)坦言,在疫情未見好轉的局勢下,一些「一帶一路」項目已嚴重受影響,主要因為沿線國家均實施大規模的社區隔離措施或封鎖,導致跨國物流中斷,進而影響項目進程。
今年3月以來,埃及、孟加拉等國相繼傳出取消或推遲「一帶一路」基建項目的消息。也是前亞洲開發銀行區域經濟一體化辦公室主任的拉納相信,一旦疫情獲得緩解,「一帶一路」項目將會繼續向前發展。
他說,由於疫情造成全球經濟倒退,許多「一帶一路」國家近期紛紛向中國發出重組、推遲或免除還款的請求。

拉納相信,一旦疫情獲得緩解,「一帶一路」項目將會繼續向前發展。圖為中老鐵路項目施工現場。(新華社檔案照)
包括中國在內的20國集團今年4月同意,允許財務困難國家暫時停止償還債務,直至今年底。中國在6月發布的白皮書則稱,已積極落實上述緩債倡議,讓77個國家暫停償還債務。不過,中國沒有列出這77個國家的名單以及所欠的債務金額。
RSIS高級研究員多西(James M Dorsey)在會上指出,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例如巴基斯坦,在疫情暴發前就向中國請求重組相關項目債務。因此,他認為疫情的出現「僅僅是加速了這些問題(浮現)」。
多西認為,美國持續打壓中國,會對「一帶一路」帶來影響。他解釋,目前反華已成為美國兩黨的共識,而「一帶一路」又是中國主導下的大型計劃,難免成為美國政界反華的其中一個對象。11月美國總統選舉無論是現任總統特朗普連任,或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出,「中國仍會是一個議題」。
RSIS國防與戰略研究所的中國項目副教授龔雪認為,拜登或許可能會更傾向多邊主義,但她懷疑他會否為「一帶一路」倡議敞開大門。「目前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中美)戰略競爭持續上升。」
在昨天活動上,我國巡迴大使、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執行副主席王景榮作開幕致辭,嘉賓討論環節則由RSIS多邊主義研究中心副教授張嘉松主持。
